你认可「成功人士不上知乎/论道」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当然这里涉及到对「成功人士」的定义。大家可以在讨论之前自己定义一下。不用在共同的定义上讨论,本身就是多元的。
已邀请:

浮生未半 - 暮觉乌巢鸟惊心 晓看花残窗外明 浮生未半心先死 无病呻吟又一天

推荐来自: Joey 陈敛 蛋清 子不语

针对定义问题,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百科、辞海式的索引,起码在论道这个平台上,保证讨论双方使用的同一个词指同一个意思。
 
实质上,成功人士的定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有钱人,甚至都不是有事业的人,事业成功与否,就是看利润的大小,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是两极分化的,所谓的两极分化,就是少数人占有多数财富,多数人只有少数或者没有财富,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功人士,由于财富集中于这少数人,成功人士必然是少数派,我称之为两极分化的传递。所以他们做什么都不会是主流——除非他们能够高高在上,引起大量的人追捧,然而这样他们是在众人的拥戴下成为主流的,所以他们本身仍然不是主流。
 
而互联网则是一个平等的大众的平台,本质上是破坏这种阶级区分的,近几年来,广场舞、喊麦等看起来低端的屌丝文化产品,则逆袭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不少“精英”的追捧或者议论,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所以所谓的成功人士不上知乎/论道,是必然的现象,因为他们就没有这个数量能成为主流被人看见,所谓的成功人士,更可能是隐居在三零用户和匿名用户中的。
 
当我们把衡量标准从资本、利润转移到更多的维度,比如文化,一个人可能没有钱,但是他对诗歌有独到的见解,这算不算成功呢?如果凭借互联网,他吸引到了大量爱好诗歌的人的注意力,成为了所谓的大V,这算不算成功呢?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家立业,抚育后代,没有大富大贵,却尽到了一个普通人纳税、维持社会稳定的责任,这算不算成功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比喻中,酒香是成功,还是出售酒是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所以这个提问,首先必须讨论成功的标准,而在现如今的社会,成功的标准还更多是利润这一指标,包括最近火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达康书记的GDP,是一样的性质,这种规则下的成功,必然只是属于少数人的。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