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我自己已经离职三个月左右,原先在一家较为稳定的单位工作了三年半,从事的是内容比较杂,自己带着一个小团队,策划过活动,也做公益,行政内务也做,都是自己摸索着弄,但啥都感觉不专,特别没底,现在看着招聘信息,不知可以投哪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现在更是特别迷茫,希望道友能给我点方向跟一些想法!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Joey 夏墨 蛋清 太平狗

首先,恭喜题主又给了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很宝贵。
————————
 
言归正传,我个人的建议是:问自己3个问题吧。
————————
 
1.寻标: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请一定不要忽略,也不要觉得现在不是考虑的时候——恰恰相反,现在正是考虑的时候。工作也罢,职业也罢,就像自己的爱人、情人一样,你要与它朝朝暮暮、朝夕相处。只有喜爱它、对它有感情,你才能凝聚自我、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毫不动摇——这个意志力是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可以让你不断提升、不断超越自己、乃至取得极大竞争力的不二法宝。
 
一是,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与能力更新迭代非常快,只有热爱某项工作,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要不然,你会感觉很累,很容易厌倦、放弃、随波逐流。而大部分领域的优秀人才,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此不疲”可以帮你跨越一个个现实障碍,可以帮你忽略、过滤很多不重要的烦恼,帮助你始终直指目标。
 
二是,个人喜好不一定是与职业相一致的,应该说大部分都不一致吧。但是,明确自己喜爱的领域,有助于进行职业定位,有助于进行长远规划。虽然现实职业不一定与兴趣爱好相一致,但是可以实现部分一致或者方向一致。或者,在谋划、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时,可以分步骤实施,在刚开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可能是与兴趣爱好距离最远的,但是在以后的步骤中,你可以调整逐步趋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是,现代教育认为,衡量高中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是否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以此衡量,大多数人的高中教育都是失败的。错过了最初的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没什么要紧,大部分人都是错过的。重要的是,尽量不要错过再一次的选择。这是一次修正人生方向的机会。而人之一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也无需谨小慎微,因为很多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自己的认识需要时间和过程,职业定位、选择、规划常常也是需要不断进行修正的,逐步趋向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在这个过程里,并非一个职业从一而终的,可以是更换工作的,但是这种更换,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每一次更换都是提升和进步的结果。
 
四是,判断兴趣爱好的标准是:这件事是否给予你人生成就感、价值感、归属感、幸福感?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愿望和感受?这种职业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是你当前要去的方向和选择。同时,还要兼顾个人的性格因素,这个也很重要。而判断、明确兴趣爱好时,不要着急,要给你时间、空间来思考、调整,可以着手去大信息量地浏览、了解政治、经济、社会、各个行业,并给自己时间来消化。当信息量累积足够大、发酵足够深时,会在你心里自动发现自己的真爱。请不要着急,该吃吃,该睡睡,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在你睡觉时它自己也在运转,同时时间也不会太长。
 
五是,强调一下,在确定兴趣爱好的问题上,请不要妥协!如果妥协了,极有可能以后会后悔。这个不妥协,是指方向上、规划上的不妥协,而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为了整体上的发展,是可以容忍一时的妥协的,而这种妥协应该是有助于长远规划和发展的,比如上面archering说的务实型,选一个可以边上班边进修的工作,收入可以维持生活就行,上班的同时也不耽误累积信息、拓展视野等等。同时,建议题主谨慎防范不要掉进人脉关系、工作稳定、虚荣体面等等之类的坑,这些坑都将是你欠的债,早晚都要还,并且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还。
 
2.对标: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兴趣爱好与核心能力碰撞,会催生出无穷的动力和创造力。人们常说“强长板、补短板”,其实在职业初级阶段,“补短板”也是为了“强长板”。
 
这个“长板”,就是你的核心能力,你的职业竞争力。它的长度,决定了你的竞争力水平——不可替代性强度。如果暂时没有,或者在这个行业和岗位上还不够强,那就去着力发展提升一下,提升到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水平。这个能力的选择,最好是有差异性和一定的难度,能给你形成一定的区分。
 
核心能力有操作技能、专业特长、资源积累等等。广告业中的制图熟练工、外贸中的报关和货代,就是操作技能;而设计、英语、会计就是专业特长;贸易中的客户资源就需要工作积累。你策划过活动,在四五线城市的婚庆公司、公关公司,应该也可以做。
 
对目前的工作选择和应聘来说,你也可以对焦市场需求。看看行业里、市场上有什么需求,然后对照需求,结合自己的核心能力,去找工作或者创业,或者进一步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核心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下,适应环境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这种适应应该是放在个人的职业规划中去抉择的。
 
3.达标:我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径?
请不要畏惧开辟新的能力领域或者提升原有的个人能力。现在有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和靠谱的培训机构,只要有兴趣,只要下功夫,从入门到熟练,基本上都可以比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的。这也是上面Joey所说的学习一项较难的技能,提升不可替代性,以后才能走得更顺畅。
 
一是,可以选择边工作边学习培训,对照自己的工作要求,针对性地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或技能。尤其那些可迁移的能力,都是学习的重点。
 
二是,如果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了,当前又找不到符合职业方向的工作,也不太计较收入的话,可以选择时间较为充裕或者比较自由的工作,把它作为一个时期的替代,很多单位、企业,尤其在四五线城市,里面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大部分不是靠技能生存的。不妨找个关系进入某个单位,边拿着薪水边锤炼自己的核心能力。
 
三是,根据行业、职位进行针对性、体系化的提升训练。比如销售、公关、产品、内容等等。对于这些训练,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步骤、梯次化的改进提升。同时,体系化也很重要,围绕某个职业方向、某项核心能力,着力打造你个人的能力体系。但是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这些体系化能力,一般都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训练教材。另外:不要迷信一些所谓的“速成法”,那都是骗钱的,骗一个是一个。
 
四是,能力进化、职业发展都一定要“以我为主”,不要以单位、公司为主。单位、公司可能随时不存在了,很多单位、公司人际关系非常复杂,根本不是单纯干事情的地方,如果你不是那方面的性格,还是早早地为自己打算比较好。为自己打算、打造核心能力这一点,最重要的是——那些长远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事情、能力可能并不着急,但是需要长期训练和培养,属于不可或缺的能力,那一定要重视,并长期坚持、细水长流。其实,所谓的长期坚持,一般你真的只要能坚持一年,基本都能够登堂入室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题主说的英语口语,不需要太多,每周背诵一篇小短文,并保证每天早晚诵读15分钟,很快语感就出来了。
 
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题主看起来好像走上社会、工作时间不长,三四年只是初步有了一点体会。对于社会、对于行业、对于个人职业,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很多知识,真的仅仅只是知识而已,根本没有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认知。有些内在认知、识见、能力,是需要时间、阅历、体验来进行沉淀的,最初很难有清晰的判断和选择,这是很正常的。因此,在这个方面,在职业规划方面,题主无需着急、更无需迷茫,这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社会阅历可以借用别人的眼睛,结合自身的体验,多阅读多揣摩,特别是对一些社会规则、底层逻辑等等,比如职位升迁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企业公司中的人事与采购等等,如果了解这些体系运行的底层逻辑,你就可以早早地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路径,并避开一些坑,少走弯路。
 
总之,题主好像还很年轻,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长远的谋划和运作。关键是,不要着急,一定要着眼长远,如此才有生生不息的动力,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要听别人瞎叨叨,不要轻易相信“速成武功”,一定要从“把握自己的命运”去着手,踏踏实实地修炼正派武功。
 
————————
不知道题主的具体情况,瞎叨叨了半天,勿嫌啰嗦。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