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关于眼睛有哪些非常精彩的描述?

不局限于文学作品,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如何把眼睛描写得不落俗套?谢谢啦
已邀请: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 北京电影学院/蒙族少年/摄影发烧友/养龟达人/未确认生物/禁欲主义/神秘学/都市传说/脑洞极大/

推荐来自: Joey Evia 貌似哑哑 山人

为何在他散着金粉的眼皮之下,用那双金色的眸子,看着我?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的一段话。
莎乐美是个年仅十六岁的妙龄美女,由于向先知约翰求爱被拒,愤而请希律王将约翰斩首,把约翰的首级拿在手中亲吻,以这种血腥的方式拥有了约翰。因此,莎乐美也被视为爱欲的象征词。

想起这句话是因为《风声》里也有引用。

何金水 - 电影爱好者

推荐来自: 若水寒士 亦可喜 鸡蛋卷

已有答主提到黛玉的眼睛,在下做些补充。黛玉的眼睛描写有九种:
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己卯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庚辰本: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
蒙古王府本、戚本: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
杨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曹公空出待补充)
甲辰本、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舒序本:眉弯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卞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列宁格勒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周汝昌先生主张苏联本。这九种一比较,确能分出高下。
再观凤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先眼再眉,与黛玉恰好相反,可以过度解读一下。

风木羽林

推荐来自: 亦可喜 Evia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老残游记》

木头台灯 - 回答。也是记录自己的想法。

推荐来自: 听松枕月 Evia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西游记》
O__O "…

张慕言

推荐来自: 看贴还要破名 Evia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摘掉了黑边眼镜,李先生的眼睛像剥了皮的白煮鸡蛋。那两汪清水似的凤眼,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眼睛在眉毛下面炯炯发光,正像荆棘丛中的一堆火。

kevinmage - 尽我所能解您所惑

推荐来自: Joey MMMMH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其实我第一句想到的是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我知道这个不是描写眼睛的但是在我脑子里就是一个这样的画面
楚楚可怜 碎人心弦
但是还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大师之作 不世经典

huihui7987 - 某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信息倒数第一人

推荐来自: 闪耀星辰 Joey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他醒了,缓缓地睁开灰暗的眼睛,那是一双毫无期待的眼睛,冷漠而枯涩。忽然,像灯花一爆,眼里有了神,越来越亮了,一闪一闪地现出惊喜的光,像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亮。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

在她浓黑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又略见清烟一般的惆怅…… 
                        ——谢璞《流蜜曲》 
 
眼睛在眉毛下面炯炯发光,正像荆棘丛中的一堆火。 
                        ——法·雨果《悲惨世界》
 
她这俨如天鹅般的眼眸,偶一流盼,如此甜美;柔丝般的、弓样的眉睫,荫掩着盈盈的双瞳…… 
                        ——波兰·显克微支《火与剑》
 
第一个反应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子沵 - 天真又善良。

推荐来自: Joey 灰机无邪


像金刚刀刺破了伪装的甲胄。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埕甓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节选自中学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
引用内容来自网络。在我的记忆中,黑字部分应该是像金刚刀刺破了伪装的甲胄,以我个人的感觉,这个句子要比引用部分有力量的多。

一笔天川

推荐来自: Evia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杨威 - 想写点啥又啥也不想写的羊先生

推荐来自:

别的关于眼睛描写的我都忘了,只是记得鲁迅的《铸剑》里写的黑色人的眼睛:
 


眉间尺浑身一颤,中了魔似的,立即跟着他走;后来是飞奔。他站定了喘息许多时,才明白已经到了杉树林边。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
“你怎么认识我?……”他极其惶骇地问。
“哈哈!我一向认识你。”那人的声音说。“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岂但报不成;今天已经有人告密,你的仇人早从东门还宫,下令捕拿你了。”
眉间尺不觉伤心起来。
“唉唉,母亲的叹息是无怪的。”他低声说。
“但她只知道一半。她不知道我要给你报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10〕。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好。但你怎么给我报仇呢?”
“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你听着: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
眉间尺虽然觉得奇怪,有些狐疑,却并不吃惊。他一时开不得口。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但你为什么给我去报仇的呢?你认识我的父亲么?”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暗中的声音刚刚停止,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
“呵呵!”他一手接剑,一手捏着头发,提起眉间尺的头来,对着那热的死掉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地尖利地笑。
笑声即刻散布在杉树林中,深处随着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闪动,倏忽临近,听到咻咻的饿狼的喘息。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最先头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扑过来。他用青剑一挥,狼头便坠在地面的青苔上。别的狼们第一口撕尽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他已经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和青剑都背在背脊上,回转身,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
狼们站定了,耸着肩,伸出舌头,咻咻地喘着,放着绿的眼光看他扬长地走。
他在暗中向王城扬长地走去,发出尖利的声音唱着歌:

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
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
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呼,
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
 


 
用磷火写人的眼睛不算特别了不起,但眉间尺与黑衣人相遇这一段里大部分是对话和动作的描写,对于黑色人唯一的描写就是“磷火般的眼睛”和“黑色人”,但整篇小说却因此更加冷峻而神秘。
 
因此,我觉得真是精彩。

若水寒士

推荐来自: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作者:鲁迅

扣肉君 - 写简介时才发现并没有擅长什么东西

推荐来自:

“她迈着修女那种均匀、急促又恭顺的步伐走了过去,没有朝他望一眼,只是朝着他那一边的那只眼睛,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大概不算是描写眼睛,但不知为何,首先想到的就是《贵族之家》结尾这一句话。
 
一个遁入空门,一个郁郁终老,“生活中存在那样的瞬间,那样的情感,对此只能指点一下,就从旁边走过。”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