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臭不要脸的长者文

大当家Joey最近常摊派我回答一些所谓父亲角度、长辈角度的问题,一幅要把我打扮成网络慈父的节奏感。话说,我今年才50来岁呢好吗。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的心还很年轻,我依然是鲜嫩多汁的偶像派,和你们实力派不是一路的。谢谢。
 
“如何思考长辈的话了,如何与父母相处了,人生有什么意义了,感觉人生迷茫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总在不经意间让我暴露了年龄。对于这些问题,不论我说了什么,还是没说什么,其实我心底里深藏的一句话就是:任何的意见、观点,都没有什么鸟用,卵更没用。(此处少儿不宜,省略16K字)。
 
其实,我内心深处还有一句话:之所以有这些问题和感慨,都是因为矫情。为什么这么说?凭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矫情过啊。因为这些问题的根子在意识上、在内心里啊——归根结底,就是“想得太多,干得太少”。
 
你们哪,还是图样图森破了。不要每天总想着搞个什么方法、弄个什么捷径,一下子就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了。光在那里思接千载、心鹜八极、神游万仞,那些连篇累牍来来回回、参考文献汗牛充栋的繁复论证,无论正方反方都能逻辑严密、理论自洽,但是那不是教授们、学者们该干的事吗,你们可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世界可是你们的啊。
 
我告诉你们,我当年那是和人生命运谈笑风生的,那场面、那格局不知比你们大到哪里去了。我可是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事情干出来才是你的,感悟从经历和体验中获得才是你的,这些都不是论证出来的。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复现实,只有开始去干,你才知道哪里需要修改、哪些路能走通。网络论坛里那些乱纷纷的意见建议,要么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客观衡量,要么听听就好,不要太当真。
 
小英、小英……①,快扶我一下,你去哪里了?拿好我这三块表,给我撸起袖子,我暂时不扮偶像派了,今天我要写一篇长者文——该给你们年轻人谈谈人生的真相了。我们不谈什么形而上的哲学意义、虚无缥缈的人生意义,只说说现实世界、世俗人生,只说说有血有肉的五谷杂粮生活里的简单逻辑——我觉得,这些简单逻辑最有用了。
 
话说,人类这个肉身发展到今天,无论高蹈在上的意识和精神,还是吃喝拉撒的生存与发展,都遵循着事物发展规律的“天道”之常,都在渐进的“错误”、突变的“意外”中进化演化。基因改造的最大争议,且不论其必然带来的现实不公平,仅仅一个自以为是的微小改动,就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整体性、系统性风险。
 
任何事首先要出手去做,然后在操作中、经历中持续进化演化,而等着条件成熟一朝改变是最危险的,即便一朝改变成了,你本身原来的条件、环境也很难匹配,出问题也是大概率的。世上事在开始操作时,谁也无法保证结果如何。如果一件事谁都知道结果,那这件事在现实中也一定价值不大。而在抉择取舍、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你会更深入地了解、理解问题和难点所在。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而不去做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
 
拿一个在这个时代比较典型的样本来说,罗永浩与锤子科技在网上都快被人骂出翔了。但是,如果认真看一看、认真考察一下,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那些骂他的意见、理论或者逻辑(哦,不对,没有逻辑),根本就不是在说实际问题、现实情况,大部分都是不同意见的人身攻击、价值判断。罗永浩虽然以前也有人身攻击,甚至是大面积的人身攻击,但从根上来说是带着“上下文”的事出有因。
 
我对罗永浩并不了解,不是他的粉丝,更谈不上为他辩解什么。就事论事,只是想说要看他在干什么。他干什么了?非议,不看好,甚至谩骂……他一直在冒着炮火硝烟向前进,甚至做锤子手机也只有2个人是真正支持他。偏执、理想主义也好,机会主义、投机分子也罢,他从5年前开始是在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检验、修正自己的路线和做法,其中的甘苦不足以为外人道也。无论结果如何,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对手机、对手机产业的理解,罗永浩现在是数得着的。
 
我当然不是在说情怀。谁也不知道他最后能不能成。每一个成功,都是由无数因素与“机缘”碰撞共同累积而成的;而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微小因素,都可能带来全部的惨败。我想说的是,最后无论成败,这些经历都让他再也不是原来的他了,都让他有了超拔于更多人之上的人生体验。我知道,有人想笑——这不还是情怀?如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自身实打实的、无论成败与否的操练经历,会成为另一个更高维度的起点。这是“纸上谈兵”所无法获得的。当然,如果你是天才,那另当别论。
 
抛开成本谈价格的,都是耍流氓。没有利益相关的评论与非难,也基本不靠谱。再说一个有争议的人——芬尼克兹的宗毅。其实,争议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这个时代里只要有点名声的人哪个没有争议?随便找个人名,都是一大堆的争议。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一个做法——人民币投票。3年以上的资深员工都有资格做股东,每个人至少有资格投5万或者以上,这是员工自己的钱,他会小心翼翼地考虑把这个钱投给公司里的哪个候选人;而公司里创立项目的候选人必须拿出项目手续投资的10%。他们曾经用这样的方式,选出来一位年轻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海外部经理,由此有了后来的芬尼电器。据说有一个总工程师给他讲一个需要投资500万的项目,他没听懂,但他说:没问题,你投10%,剩下的我来解决。一个礼拜后,这个工程师过来说,他经过仔细的、认真的核算,发现这个项目没有那么有吸引力。
 
父母是利益相关人,他们会对你的职业、婚姻等等面临的可能情况,结合他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在脑海里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推演。虽然他们是保守派、他们甚至会无限放大事情的困难和后果,虽然他们的意见即便见识上、逻辑上可能是错的,甚至最后事实验证也是错的,也有值得思量与权衡的价值,至少可以当做考虑取舍的比重选项,考虑好取与舍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无缺、滴水不漏的,无需负责任地评论和挑毛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能从你的角度考虑给出条分缕析的认真深入意见的人越来越稀少了。而现实之难恰恰在于,道理谁都懂,但面对活生生的亲人、同学、朋友、家庭与你自己实实在在的人生,要真正权衡各种不同的繁复条件,做出一个符合自身利益、性格、条件等等情况的最优抉择,几乎绝大部分事情都非要做出眼前与长期、长痛与短痛的取舍不可。注意:这里只有取舍,没有对错。
 
未来可期,但未来没有定论。世界的本质真相还不知道在哪,迷茫又从何来?你不去做、不去实干,不踏上寻找答案的路途,不在实干中体验、体验中修正,迷茫将与你如影随形、共赴一生。是的,祁同伟以身为子要与天斗,他却不知那个天分分钟就可以捏死他。冒险要趁早,但没有底线的冒险只是投机不是冒险,除非你有“天”的加持。人生方向和规划要早定,边走边看边做边改,经历和体验会给你多维度的人生回报(不一定是金钱),同时也要存有敬畏之心、追寻智慧之心,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自己的人生。答案永远在路途上,而不在辩证里。只有投身其中、身在局中,你才能洞悉更多的世界实相。
 
现在有很多人都想减肥,在减肥理论上都算得上是学者型级别的大家了,可他们还是那么肥。所以,这个简单逻辑就是,站起身,迈开腿,马上做,边做边改。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知识储备、生活习惯、作息方式、喜好兴趣、性格特点、抗风险的能力……不一而足,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反之亦然。基因如果躲起来不去千锤百炼地适应复杂的环境,不仅不会有生物的进化,而且早就灭绝了。不去做,不去试,没有取与舍的折磨,永远不知道最适合你的是什么。
 
努力去做一个成长型人格的人,警惕不要去做一个表现型人格的人,需要一点点勇气,需要真诚地面对真实的自我。而这种对于未知的探索,要把不确定变为确定的企图与经历,不正是有意思的事、有意义的事吗?而意义,往往是最没有意义的。而在路途上、在经历中,却往往会发现意义又不期而至。
 
只有变化永远不变。这也是一个简单逻辑。简单的,总是被人忽略。但往往是,大道至简,简单最难,回归简单,才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①小英:蔡英文。1956年第一版。

8 个评论

山叔怪不得年轻人,
我年轻的时候,所有的知识与经验都是外人传授的,
宣传什么好,
怎么做好,
都不是自己思考,或者经历得来的
所以,这个是个大问题,
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否蜕变全看个人机遇
月莫得一手好虫合(手动捂脸
shit,非常抱歉呀山叔。确实有些题目,小朋友们想得到指导,但论道活跃一些的家长辈的用户确实少了,就会顺手邀请你了,没想到可能对你造成了困扰,十分抱歉。

我常常也会困惑,到底要不要跟后辈(我也三十的人了)讲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人生经验,毕竟我们都不是人生赢家(但天知道什么才算是人生赢家),但不讲,他们确实又有困惑,又要发问,我们能怎么办?我只能在讲完后加一句:仅供参考了。
1.涉及到教育弊病的问题了,这个很复杂。我们这代人一直到现在很多小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要么很多事家长代劳了,要么完全放养了,没有真正的开放式陪伴。在学校里为了应试教育、为了前途命运、为了学校升学率,就没有受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训练。有心人走上社会后再自己补课,没有心的人就随波逐流看运气了。

其实有时候,没受过独立思维、批判思维的训练,可能问题也不大,因为实践经验也会教育人,自信会慢慢建立起来。就怕的是,很多人在经过教育洗礼之后,独立思考的能力却被阉割了。这个太坑了。

2.你说的这个蜕变,是指那种革命性的、有深远影响的深刻变化吧,就是好像跃迁了一个层级。是的,这个跃迁如你所说,全看机缘、积累、领悟。不过,我说的主要不是这个。一是,我说的就是一般的实践、积累、经验,即便没有深刻蜕变和跃迁,大体也是会有很多实际收获的,最起码,小富靠勤吧。二是,很多感悟、灵感的火花来自哪里?绝不是来自空渺,绝不是。相反,来自于深厚的积累。现在很多人也在总结这个经验,可能有个体差异,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总结点燃自己灵感火花的方式方法,把它固定下来。无论什么样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火花的。

3.你说的导师也很重要。一个最佳的捷径。但一个人是否可造,别人为什么要帮忙,根本上还是要看这个人本身的东西,另外自发产生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没有没有。哪有困扰?我感觉很自豪。(脸红一秒……)。其实,很多事都是越辩越明的。只要确实是为了解决问题,讨论着,变化着,不知不觉中慢慢就变化很多了。
嘘嘘……
山哥哥,ヾ(❀╹◡╹)ノ~
一句shit,利落可爱

要评论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