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天都过成永远

友情提示:这篇小作文,如果您有意一览,请您灌下一瓶酒再来。
————————————————
昨天,一个小姑娘(不是上图)问“有没有永远的爱情?”这个问题真的把我难住了,我连怎么去忽悠都不会了。
话说,我在论道上倒是开了一个关于爱情的题目,本意是想调查和讨论一下的,想了解一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不知论道的算法是怎么筛选的,粗暴地把爱情列为我擅长的话题了,我不要不要的也不行。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最复杂的问题了。要是把这个问题改成:有没有永远不变的自我?有没有永远不变的生活?可能会感觉距离我们自己更近一些。
每个人从出生时起,就开始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以此为参照来认识世界和人生。从此,“自我”与“世界”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两端,每个人都在两端之间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进行修正、调整、平衡。
如果这个过程进行得比较平顺,一个人的人格就会慢慢地趋向完善。这个过程倒是“永远”的,而每一个点、每一个当下都只是一个暂时的横切面而已。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多种多样的人格,有时老成持重,有时调皮率性,有时乐观而积极,有时悲观而忧伤……这些稀松平常、习以为常的事情,好像都很容易理解。可一旦放到复杂的生活中,我们就常常感觉到巨大的不理解、不适应和纠结、徘徊、彷徨……。
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24个比利》了。比利是3起抢劫强奸案的犯罪嫌疑人,被诊断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获无罪释放。我们一般人虽然也常常了解自己内心的冲突,知道自己的多面性,但我们都能明确地知道,那都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不同面向。而比利却分裂成了24个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人格,这些人格完全不同、相互陌生——他们具有不同的性别,使用不同的语言,擅长不同的技能,但都对其他人格没有记忆。
很难完全认识自己,或许就是一切困惑的源头。无论你明白多少道理,还是觉得过不好人生;就像无论你多么讨厌,还是需要经常使用某度、某乎。就是这么地绕不开,剪不断,理还乱……。或许,你能逃离这个世界,但你永远躲不开自己。
话说,大唐高僧玄奘有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文采飞扬、赫赫有名的高徒辩机,协助玄奘编撰《大唐西域记》、翻译多部佛教经典,不知为何却与高阳公主私通,被唐太宗一怒而腰斩。我们不得而知,他们是爱情还是其他;我们只知道,博识高才的辩机,在浩瀚深彻的佛家典籍里,没有找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世间双全法”。不知辩机该罪如来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不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也由此而来。同理,所谓普世道理,也是基于我们对人性、对内心的普遍性认识和理解。个人对荣格最为着迷的地方,就是他的无意识(潜意识)理论,我们的内心还有那么宏阔的领域没有被认识,我们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自己,无意识少一点,意识领域就会大一点,只要我们足够敏感、足够细心,直至达到那个遥不可及、圆圆满满的自性本我。
不要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要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只说我们自己身体内的细胞每时每刻也都在进行着数量惊人的新陈代谢,我们大脑里的生物电流也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幻。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还是会问“永远在哪里?”我们就是那么地不确定、那么地不安全。可是,世界上又有什么是可以确定无疑的呢?这不是怀疑论,这是真真切切地人生。如果不去认识、反思、理解自己,而只是无限地要求别人,那只能是反反复复地望尽天涯路,不知如何迈步。
美剧《黑帆》里的蒂奇船长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活了这么久,久到明白任何誓言只要加上‘永远’二字,几乎等同于赤裸裸的谎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根本没有“永远”,只有当下,当下就是永远,把握了当下,探讨永远才有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所有的佛家、道家、儒家典籍并没有让我们消极沉沦、得过且过,恰恰相反都在述说着“把握当下,认识自己”的意义和内涵。
王小波说:“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其实,不是生活平庸了,是我们自己平庸了而已,更何况每个人对平庸的定义都各不相同。就像面对着这个不断滑向平庸的互联网一样,我们也可以像论道一样做点什么,不论多么微不足道,不是为了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我们自己。当然,明天的论道肯定不是今天的论道,甚至或许有朝一日论道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我们现在问“论道会永远坚持自己吗”,这没有多大的意义,“当下这一刻我们在做什么”才更有“永远”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过法。一样的事情,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一边咒骂着世界的平庸,一边又眷恋着自己舒适的平庸,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众暴力”。把每一天都过成永远,或许只是一种奢望,但绝不会毫无意义。
看见一个美女的屁股,我们就心潮澎湃、激素汹涌,这是当下,不是永远;而读一本书,画一幅画,泡一杯茶,熬一次夜,写一篇作文,着手一个计划,反复冲击解决一个小问题……这是碎片化的当下,也是我们自己的永远。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个人存图分享,出处不详了。请观者保持严肃!)
22 个评论
然而美女当前,叫我怎么严肃┑( ̄Д  ̄)┍
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自己都能有所收获。
个人以为保持一颗始终学习的心态,真的是件相当幸福的事~(你放的照片就是故意的嘛~)
个人以为保持一颗始终学习的心态,真的是件相当幸福的事~(你放的照片就是故意的嘛~)
哈哈哈……非常的有意思!
永远,就是即使我死,直到你死。你看,还是有限的。
唔我问的不是有没有永远的爱情哟,我问的是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怎样才能确定喜欢一个人呢,虽然看了这篇文章看了三四遍还是一知半解,感觉山叔每篇文章都可以细细研究一下吖
果然眼光锐利!你的直觉是对的。@道不远人 就不要掺和着忽悠了,好不?两位,话说,信心不足其来有自啊。一是观点、看法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二是又处于这个意见纷呈、“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些话难免会有纷争,让人陷于情绪乱战;三是很多话都有上下文,很多事都有前因后果,个人又疏于考证、考据,虽然引用的一些东西已经很小心了,也难免流于疏阔。总之,只是一人片言,仅供讨论,本意也是欢迎批判质疑的,只要不因言获罪就好。
你的感觉很正常。我写完了,也感觉自己都不知道要说啥了。不过,不要着急、不要太执着、不要太用力就好,顺其自然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再过10年、20年,你就知道什么叫颠扑不破的“命定”了,每个人的幸与不幸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有些事,必须经历了才能更明白一些。
哈哈哈哈,“百家争鸣”就是要“争”啊!正因为这是我的观点、我的看法、我主观的东西我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争他个天翻地覆。写出来的东西是给别人看的,更是给自己看的,自己写出来不再反复看它个三五遍怎么对得起自己完工时激昂的心境、热烈的情绪。这一刻我理论完备、思想顺畅就等人来和我“大战”一场,慌什么?输赢自有天数,赢了再添一壶烈酒,输了也不过陪酒一杯,要的就是这写文章酣畅淋漓的心境啊!
我前几周来论道花时间答题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我获取信息主要渠道从书籍转向网络,不再花大量时间看杂书而是花大量时间整理答题和看答案,会不会影响自己思想上成熟完满的进度,山人一篇小文就给我解了啊!“这是碎片化的当下,也是我们自己的永远。”
年轻人的豪气啊,值得浮一大白!不过,个人内心不想在“争”上耗费时间与精力。性格也好,认识也罢,这个东西对我自己意义不大。我们常常说“真理越辩越明”,真的是这样吗?现实给我们的证据好像都是相反的。实话讲,这些随手写下的篇章,只是自己路途上一个时刻的记录而已,不打算为此多做停留。还有那么多的书没有读,还有那么多的风景没有看,还有那么多的上理没有悟,顶多也就算是在编织自己的思之网而已。所谓的谦虚谨慎,实际上也是为了避免一些无谓的人际烦恼的讨巧之法而已。混社会久了,就开始变得圆了,只要不影响原来的步调就好,而“山人”也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代码而已。我不是豪侠之人,弄不来也不需要那些酣畅淋漓,只是想从内心深处捕捉一点点关于“真实”的蛛丝马迹而已,只是想从人性上挖掘一点点关于生命的意义而已。在这个既喧嚣纷乱、又精彩纷呈的世界里,顶多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罢了。自足就好,若有共鸣,皆属意外。
我觉得很多事情在没有写下来之前,理解没有这么深;在没有说出来之前,理解没有这么深;在没有和合适的人辩过之前,理解没有这么深。我想要理解的更深,所以要在这一刻倾尽所有。因为毕竟蛋清也只是个数据,还是一个从丹青这个曾经傲娇的名字蹉跎过来的数据,所以我尽量去从心所欲,去顺心意,若风大大有一个答案说的极好,我来论道是来认真玩的,如果有一天论道不再是我期盼的论道,我就收拾行李走了。我回答题目里的真实,是因为由内心看到题目想回答而带动的真实,完全的强答对我没有意义,因为没有灵感没有火花,我想要借此走得更远,让想法更通畅,让文风更老练,如果能帮到别人,那也只是意外。但就算是意外也是因心血而带了的意外,这其中的帮助也是真实不欺值得感谢的,山人用这么多时间在这个平台上的记录,是值得感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