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Joey -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亦可喜 、若风 、光华 、张观浩 、张沇 、容与 、王靖淇 、闪耀星辰 、蛋清 、三岁 、清涧 、龙再文更多 »
我没心情嘲讽,但讲真,这个问题毫无意义,而且,蠢,透,了。
第一,有空提问,为什么不多看两本书?
第二,难道学习不好就是渣渣?
第三,想成功就要付出,你自己都懒得规划直接问别人,能逆袭才怪。
通过这个提问我可以看出提问的人至少起码有以下的问题:不自信,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执行力差,眼高手低,拖延,过度依赖他人,懒。 真能逆袭的人没空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会提这个问题,他们清楚自己的容身之处在哪里,更不会用“渣”来贬损自己。 逆袭永远都是屌丝才会说的,真正nice的人只会这么告诉自己:你很好,但是你可以更好。 祝好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论道客服,有疑问可私信咨询,或者发送邮件至yikexi@lundao.com
6 个回答
Joey - 论道已经切换域名为lundao.pub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亦可喜 、若风 、光华 、张观浩 、张沇 、容与 、王靖淇 、闪耀星辰 、蛋清 、三岁 、清涧 、龙再文更多 »
关于问题的出现,我已经解决了一下。主要是为了鼓励新申请的一位用户分享自己的经历,目前的题主并不是问题本身的经历者。
这个有些不同意见。虽然我勉强算个学霸,但是也常常有我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的书,比如大学里的数学书。不止是不感兴趣,而且是真的理解不了。我初中高中的时候常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那些人这么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这么简单的知识都理解不了。过了大学后我才算是理解他们了。真的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书本知识(也有教材古板的原因吧)就是不感兴趣,就是看不进去。所以,你让他们“多看两本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他们看得进去,就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了。他们看不进去书来提问,你让他别提问去看书,这个不合理。
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善是相对“公平”,最大的恶就是让评价标准“单一”。Funa可能不能体会在太多年轻朋友眼里,学习不好真的就是渣渣。在父母,老师,同学等几乎所有人眼里都是“渣渣”,是没有前途的。常年的教育,让他们在脑海里刻上了这个认识,你不能因此苛责他们这个城外的人才能看穿的“肤浅”的认识。好多年轻的生命甚至因为这个认识而付出了生命代价。有句话你一定听过“当你批评人的时候,记得他们不一定有你所拥有的优势”。你能有幸突破应试教育的毒害,但有更多的年轻人没有突破,而责任在这个社会,教育体系,愚昧(也是心酸)的父母,等等。不能单方面的去苛责他们,而是应该帮助他们。
说个自己的事,我从小成绩好,为人还高调,结果,我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因为他们的父母天天对他们说:你看XX成绩多好,你多烂!恨我的甚至还有我的表亲!你可以想见他们的心中有多么的压抑。
这个,和第一点我说的是类似的,他们已经暂时失去了规划的力量,他们看不到第二个评判标准,然后唯一的标准他们始终达不到,才会产生求助的愿望。如果你都不允许他们求助,最后他们可能只得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事实上这也发生过。
你总结的很对:“不自信,没有自我定位,执行力差...."。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不代表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本身就没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主要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错。他们是有改变的潜力的。
关于”真能逆袭“的人没空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伪命题。愿意通过分享自己奋斗经历来帮助有同样问题的人,多得是,因为他们懂得身陷这种问题的痛苦。
关于“逆袭永远都是XXX才会说的”,我可以说完全不同意。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傻逼的阶段,顺风顺水的毕竟是少数天才和幸运儿。
你最后关于自我良性暗示的行为,我敢说中国有10%的孩子能这样做我就谢天谢地了。从来就缺失自信教育的小孩哪里可能这么告诉自己?他受到的都是否定,久而久之自我否定会成最多的暗示行为。
希望和Funa保持交流。论道希望成为一个互助温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