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大,不敢高谈阔论,不过还是可以讲讲自己本科学习中的困惑和这1年半的教学体会!
其实刚上大学时,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都还是很强的,并不是部分人认为的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放松了。个人认为他们放松的时间节点应该是起始于他们对某门或某学期的课程听不懂或没有兴趣的时候。为什么会听不懂呢?自己也阅读过很多国内外的专著或教材,对比可知:国外教材概念介绍详细、一般都配有实例,定理一般都配有证明过程,这样对概念和技巧的掌握就显得比较便捷,也更通俗易懂;国内则有重结论、轻概念与过程的倾向,因此常常听不懂、理解不了,那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因此个人粗浅的认为:本科教育应重概念、硕士研究生重技巧、博士研究生重基本原理,即2W1h:what how and why。同样对新生进行讲解时,也可遵循概念、技巧和原理的思路,不过有时技巧和原理可以混着讲,但是在这之前概念应该是必须的,即让学生明了其研究对象,知道他所学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
2 个回答
idiot - 简鑫,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统计数学,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流量分析理论等
推荐来自: Joey
其实刚上大学时,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都还是很强的,并不是部分人认为的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开始放松了。个人认为他们放松的时间节点应该是起始于他们对某门或某学期的课程听不懂或没有兴趣的时候。为什么会听不懂呢?自己也阅读过很多国内外的专著或教材,对比可知:国外教材概念介绍详细、一般都配有实例,定理一般都配有证明过程,这样对概念和技巧的掌握就显得比较便捷,也更通俗易懂;国内则有重结论、轻概念与过程的倾向,因此常常听不懂、理解不了,那也就谈不上兴趣了。
因此个人粗浅的认为:本科教育应重概念、硕士研究生重技巧、博士研究生重基本原理,即2W1h:what how and why。同样对新生进行讲解时,也可遵循概念、技巧和原理的思路,不过有时技巧和原理可以混着讲,但是在这之前概念应该是必须的,即让学生明了其研究对象,知道他所学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