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凉了吗?

不知不觉来论道已经两年了,打开论道的次数屈指可数。论道上的问题和答案数量还是这么少,很多问题是文学性的哲学性的社会性的这些人人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的类型。可能我是个例,作为专业土木工程的学生,土木工程这个标签还是我创立的,两年了只有我提的那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建筑,结构之类的相关问题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也基本没有答案。是因为高水平用户基本不上论道?或者论道本身对理工科(互联网除外)不友好?还是,论道凉了?????
其实专业相关问题在贴吧和专业论坛找答案才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感觉论道这两年基本没什么发展,所以有了这个问题。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蛋清 浮生未半 Joey shunin 大白沙 山人 无生 氪星人 龙再文 南墙 lionfox elite007 李元华 盘武更多 »

很久没在论道活动了。论道凉了吗?也许可以说是吧。
最近由于雷军的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引发了一小波关于公司『身份』和『定位』的热议,多位大佬参与。
还记得刚来论道的时候,狐狸叔叔壮志凌云,而且不断强调的是,勿忘初心。但是,一个人的热情,终归是有限的,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论道会成功吗?从一开始我就不怎么看好的,至少我认为不会获得市场上的成功。
原因就在于,论道在『我是谁』和『为什么奋斗』两个问题上一直缺乏清晰的思路。其次就是,没有大量人力财力的支撑,一个成熟市场的新进入者是很难立足的。遗憾的是,论道的融资计划没有预想中那么成功,创始人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这个网站的建设中来。能维持目前的情况,已属不易。想要,更进一步,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
市场需求从来都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挖掘和培育出来的。有些人可能会用钻石作为反面例子,认为市场需求可以被创造。这是错误的,钻石满足的是人们对于『爱情』中的某些心理需求,这种需求本身就存在,无非就是钻石成功了,成了人们心目中爱情的象征。而钻石作为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晶莹剔透的特点本身就高度契合人们对爱情的某些愿望:坚不可摧,纯洁无瑕,毫无保留等等。
而论道之所以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和『认真』社区这个定位关系很大。人们需要的不是你认真的作品,而是有用的,有趣的作品。『认真』最多算一个非核心诉求,不足以支撑一个论坛社区。
论道已经存在好几年了,已经比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长命了。比起很多盛极一时,悄然消失的产品,论道也算是坚持够久了,至于会不会等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天,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但是,论道的存在,的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毕竟,它存在过,至少现在还在。
从市场角度看,论道差不多凉了吧。但是,它的价值不在于市场,在于这种尝试,这种追求背后的精神。

archering - var G_USER_ID = "410";当人使用大脑的时候,倾向于目前认为最相似的答案(可能参考权威,书籍,别人,自己利益)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夏墨 山人 lionfox Joey 李大伟 喵主席 52Hz的Alice 将将 WangMT 南墙 西凉秋丘更多 »

论道哪有热乎过,都是拔凉拔凉的,
 
不过这种拔凉拔凉的性质倒是我最喜欢的,冷静思考,每次有人评论就像被人搭讪那种感觉
 
我觉得论道的机制出问题
 
对标知乎,本来就错的,一塌糊涂
就算我跟狐狸叔关系再好,我也坚持说,论道这个产品乱来
 
知乎那么大的盘子,又有先发优势,又有资本运作,论道如果是类似知乎的产品,这辈子是不可能出头的,
 
就算狐狸叔炒股票赚了10个亿,都拿来填论道,..................或许可以行
 
论道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资本扶持,才是硬伤,其它的人,物,都是无问题的
 
我打算做个独特点的产品出来,现在还在构思当中,有空找狐狸叔聊聊看看,狐狸叔的意见
 
简单来说,我目前构思的产品,是一个不是社区的社区,科普为主,各自论述自己对某些名词的理解,然后,其他人并不能直接赞同或反对,而是通过一些事件,分析出科普文对读者的影响力
 
先从高中生接触的词汇玩起来,然后,一步一步走向除了政治外的一切领域

云天明2018 - 不自由,毋宁死。曾荣获知乎政论板块最高成就:永久封禁。工科生兼历史人文爱好者,困了,先这些吧。。。

推荐来自: lionfox archering 山人 目目老师 李大伟 WangMT 浮生未半更多 »

不是论道对理工科(互联网除外)不友好,而是知乎对于与敏感词无关的学科没有不友好。所以他们依然留在知乎。
论道比较凉也有运营模式的原因,这个论道boss自己也说了

陆野 - 吉他菜狗 武侠白痴 俗人一个

推荐来自: lionfox archering 目目老师 山人 WangMT

我觉得要搞起来这个东西要么就开拓一些知乎不存在或者薄弱的功能/板块,要么就把某些方向/某些圈子的问答做精,在知乎的强项上对飙感觉不是很明智了,如果想创造出来一个早期「干净的」知乎也不太可能,泛娱乐化时代使然,用户多了的话打哈哈吹牛逼编故事的肯定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的,毕竟是产品,要盈利的,不是做慈善,情怀和文化责任只能是盈利之外的附加价值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WangMT 蛋清 lionfox 卜惑

凉了。

大家说话都好听,我就吐吐槽吧,请狐狸叔叔轻拍。不对的地方,欢迎道友们可劲儿拍。

1.生态。
一块地,是生出繁茂的森林,还是成了一片贫瘠的盐碱地,取决于哪些因素?而一旦成了盐碱地,再治理起来就难了。生态有稳定性和惯性,单单改变人们的印象就很难。很多中低端品牌,在进军高端的时候,都会选择另辟途径,重建一个新品牌。

我来论道3年了,论道现在是什么状态呢,或者说论道一直都是这个状态?简单根据浏览数来看,每天登录也就百十人吧(这数不会准,但应该也不会差到一两百)。我臆测,这百十人大部分应该是常来的,另外可能还有很大部分的僵尸用户,根本就不来。所以,即便仅仅只有几千的用户,里面也有很多只是有个名字而已。这样的情况,只能会冷下去吧,因为没有形成可循环的生态,平台和用户没有能量来源。

这里氛围一直比较单一。内容单一,题主就说感觉对理工科不友好,主要是理工内容很难有回应吧。用户单一,来来往往好像都是熟人,好多新的朋友来了转转就走了——客官您不喝杯?这些天,好像热闹了一点。可能是有些新的朋友来了,也可能是微流星他们的一系列提问带起了一些波澜——池水微皱吧。原谅我一把年纪了还不会说话。

2.产品。
先简单贴几个截图。
(用手机贴不了吗?谁教教我?)

简单看几个内容平台,看官可以自行打开看看——知乎、豆瓣、简书、果壳等等,看看他们的栏目设置,并脑补一下:这几年他们进行了几次产品迭代了。就连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在一年多里都改了好几次了。

而我来论道三年,没有见到论道的一次变化。这还是在当前互联网内容领域如火如荼、重新布局的重要阶段,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打得不可开交的大背景下,论道展示了一如既往的淡泊宁静、安如磐石。当然,个中缘由,我也了解一二,狐狸叔叔主要精力不在这里,后台技术支持约等于0,等等。

产品是核心、是平台,而技术、机制、模式是地理、是气候,它们的碰撞决定了生态,而不是用户——用户只是生态里的动植物。只要环境条件具备,就一定会有生命,这个理在互联网生态里一样适用。

一个产品能给自己续命了,我们就称为“成了”。论道一直不成,技术是第一因。比如说,讨论问题的话,微信群就是一个很差的环境,无法沉淀,你一言我一语,乱七八糟,最后驴唇不对马嘴,不知扯哪里去了。而知识星球的模板就更适合。这只是一个小视角小例子,而围绕社区定位的产品线的开发与丰富,是一件长期细致的活。记得两年前专门讨论过论道的版面、栏目设计问题,后来狐狸叔叔忙着去做大生意了,有一搭没一搭地来这里浇点水。

黄叔叔要突破一下,我挺期待的。至少要变一下,变是能量流动,才有活力,至少可以稍微搅动“一池春水”吧。

3.定位。
这一两年,一直有人说定位过时了,资本才是硬道理。这是扯淡,且不说小企业小公司小产品必须定位准确才能活下去,误打误撞里也有冥冥之中的定位——对未想到的用户的适应;即便是金融行业再发达,也要有产业基础才行;资本横行的地方,也要有真材实料才行。

定位就是确定如何扎根、想长成什么样、最后形成什么生态。而现在的内容平台,都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边界,但很难逃脱自己当初的定位。内容的特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很难做大做全的领域,必须定位,必须精准定位才行。豆瓣的影音书,知乎的问答讨论,简书的日常写作训练,虽然都想拓展,但都摆脱不了原来的基因,他们也不敢完全摆脱,否则就不是他们自己了,但他们的定位从始至终一直都很明确。罗辑思维的「得到」是一个好案例,从最初的模糊探索,这些年里干了好多事,甚至简单的卖月饼,受了不少白眼,挨了不少骂,但他们的定位虽然有变化,但也一直很明确,到现在终于推上了一定的高度,算是已经实现了品牌势能。

我曾经问过,论道是想“大而全”还是“小而美”?狐狸叔叔说过,他个人挺想给年轻人和大学生服务的。这算是一个模糊定位,再进一步细化明确。虽然给年轻人和大学生这个群体服务,不一定太讨好,但也有可能成就一个产品,讨不讨好倒是另一回事了。

4.用户。
看到有个问题说,用户能为论道做什么。拳拳之心可感,论道的命火之力生生不息啊。狐狸叔叔你感受到了吗?手帕给你……

感动感染之余,我要说:其实,不是用户能为论道做什么,这是理想主义了。真的,大家都很忙,做事情总需要理由,兴趣爱好也是理由,而有输出内容、参与讨论或者就是喜欢说话的这种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很少。

内容领域的生态,需要人多,才能循环起来。如何引流?再进一步,如何精准引流?一是靠资本的粗暴,二是靠取巧裂变的蛮荒,三是靠吸引人的魅惑(力)。

粗暴的资本,蛮荒的裂变,能带来一时的繁荣,但难以有持续的深入发展。头条号百家号还有付费问答等等内容领域的那些投入,比如抢人什么的,就像现在中国各大城市放开户籍抢人大战一样,主要是各互联网大公司抢资源的战略,是为未来公司总体战略服务的。未来内容领域还要再进行一两次洗牌,并且将根据产业行业进一步细分化,比如影视编剧、配音、翻译、编辑等等。

而能吸引人,就是有魅力。一个平台、社区的魅力,体现在哪里?这两年有个词比较火——赋能,平台能给用户带来好处,就是给用户赋能。好处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只有真金白银才算好处,帮助用户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也算,解决思想和现实问题也算,天天喝鸡汤每天精神抖擞光芒万丈也算,仅仅只是让用户感觉「爽」也算。就像简书,最初就是给人提供一个写东西的平台和环境。所以,问题就是:论道能为用户做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5.运营。
以前我说过公众号的问题,不知为什么论道没有自己的公号,可能主要是人力问题。这可能是裂变和赋能最简捷的一个路径了,几乎不费什么事,但是一个向外的很好通道。互联网上现在有很多现成的工具,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这些年论道一直是踏踏实实做事的,没看到过论道的文案或传播语之类的,也没搞过什么活动,更没有什么绯闻。也就是说,基本没什么运营。当然,确实是有客观原因的。


先说这些吧。欢迎大家讨论拍砖。上述情况基本都有客观原因,只是就事论事讨论现象。不了解的地方,错误的地方,敬请谅解。

总之吧,这些年和好多朋友一直看着论道,是有感觉有感触有感情的,我个人是有很多收获的——这不是客气话,而是真正与人交流(包括群里交流)所感受到的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文生态和我自己的个人局限。感谢论道和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们。

微流星 - 在读大学生,擅长绘画,设计,哲学和气功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zack lionfox

需求还是有的,不然为啥那些关于自我提升的畅销书怎么能卖这么多本。主要是推广的问题吧。

首先精英用户(行业大牛,尖端学者)需要和其它的精英用户有一定的交流,精英用户也需要提升,需要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然后普通用户也要能够浏览精英用户们的回答,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然后是推广,普通用户的基数要尽可能得大,论道精英化回答和提问的“噱头”一定要做好,凸显出它的市场定位和价值。这样才能引进融资。在有了一定资金(当然这是后话了),和一些公众号尤其是知乎里的沟通好,让他写几篇文章,重点是论道“高质量”的特点要突出,“高大上”的感觉要营造得强烈,这样用户就会越来越多。这类平台,大学生应该挺喜欢的,他们都比较迷茫,求知欲也比较强。知乎上不也是大学生最多吗。

至于论道的定位和价值,从提问和评论以及回答问题的权限来入手就可以了,限制普通用户的权利,就能限制低质量内容的产生。

目前的主要问题应该一是精英可能比较少,无法构造一个让精英能从此获利从而邀请更多精英的平台。然后推广不够到位,很多人不知道论道的存在。

其次,在这个时代,对资金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吧,钱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毕竟推广什么的,钱消耗得还是挺多的。

云寒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微流星 lionfox

若从凉不凉来看的话,论道的确是凉凉的,而且一直都是凉的,未来预计也会继续凉下去。
这个社会上,高质量的上层人士毕竟是少数,即使是在知乎上,也有大量僵尸用户,或者说,零关注用户,但是,正是这些用户贡献了大部分流量。
论道和知乎初始不同的是,对理科比较冷淡,但是知乎貌似就是靠理工科用户作为初始用户的。
其实论道倒是可以和知乎合作,这样的话有着知乎的投资和流量,而论道可以作为知乎社区功能的一个补充。这得益于论道的小众和邀请注册制度,因此论道可以满足一部分高质量人士的需求,又会有普通人贡献的流量,但是这些普通人由于邀请制度又无法对论道有太大影响,避免了论道和一般开放型社区质量下滑的必然结果。

墨天宇 - 学生党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lionfox

我认为这跟创业类似,起步都需要热情,创建出一个根据地,然后发展,壮大,出现核心人物指点迷津。用一点点地积累去壮大。然后才成名。然而截止到现在,用户不过数千人,更像是一个小型俱乐部。

王威 - 微信公众号:wangwei76072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lionfox

我其实经常以不登录的方式浏览论道,就像我以不登录的方式浏览简书。
论道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社区的经营者太过于热衷讨论话题了。
我自己经营的星球而或者是微信群,自身是很少发言的。
 
社区应该自己成长,成长他自己想要的模样,在适当的时候,才稍微修正一下。
比如政治言论太出格了,比如色情黄色内容太多了。
 
有些事情,做的太前了。
 
不是很看好。
 
我觉得这个时代,流量为王,还是应该结束邀请制。
然而在内容加以推荐。
同时应该花很多的钱,让别的公众号都来宣传推广网站。
靠自来水,不管用。
 
现在固然劣质用户被拦在门外了,高质量的用户其实也留不住。
当然,多说貌似也无用。
社区创始人还是太坚持自己的理念了,其实私下已经交流过好几次了。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