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将何去 、目目老师 、asayahaku 、archering 、Joey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滚鱼 、Joey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占星神棍,啊!
2 个回答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将何去 、目目老师 、asayahaku 、archering 、Joey
一· 接纳是什么?
接纳就是接受目标对象以真实的样子存在,承认这个事实。并且,不排斥它。虽然接纳,依然可以持反对,中立或者支持的任何态度。接纳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我不会因为你不是我喜欢的样子而排斥你。但是,持支持或者反对的态度,是从另外一个层次出发。我判断你做的事情对不对。之所以认为接纳是爱的表现,就是当我认为你不对的时候,我不支持你,但是我会包容你,帮助你改变。而不是强迫你变成我喜欢的样子。所以,接纳可以理解为接受目标对象以真实的样子存在,并且去包容它。
百度百科的这段解释我觉得还可以:
接纳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内化。
所谓接纳是我允许你以客体的身份,以你那独特的结构存在于我的内在。
接受是我接纳并支持你的思想,做法。
内化是你的一切都符合我的思维系统,你已化为我的一部分,与我是同一整体的存在。
二· 如何才能接纳对方?
题主以对待小孩子为例,我们继续以教育作为讨论背景。
小孩子犯错了,或者没有犯错,但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比如说,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对待女儿的态度,往往就不太好。孩子没有错,只是父母单纯不喜欢而已。
因此,第一步是,纠正自己的处世态度。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学会用谦卑的态度,敬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上发生的事。如果所有事情的衡量标准都是『是否于我有利』或者是『是否被我所喜欢』,那么,而且傲慢自我,那么就不会去接纳别人,甚至不会接纳自己。需要明白,我们只是有限的个体,很多事情,超出我们的可控范围。这些事情的存在,无论是否被我们所喜欢,都不应该凭借自己的偏好虚构出一个『本来应该』的样子。简单地说就是『不要预设立场』。
第二步就是要尽可能放下自己的偏见,纠正思维习惯。我们太多人都太自以为是,总觉得唯独自己是对的。重男轻女的扭曲价值自然有其社会和历史背景,但是,作为父母,凭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男孩,凭什么觉得生男孩比生女孩好呢?充满了狭隘,自私和偏见。如果你确定自己不想要女儿,那你可以选择不生小孩,而不是无理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个男孩子。
第三步就是,对待事物要客观全面去看待。我见过很多人,喜欢非常片面地看问题。如果你只能接受一个事物好的一面,却不愿意接受其几乎必然存在的不好的一面,那么就不可能去接纳它。很多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就是选择性看待,片面取证,用虚构的形象代替真实的存在。常见的有『我的孩子很聪明,只是不愿意好好学习,他被别人带坏了』。这种结论十有八九经不起推敲。
当你接受了一个事实,你的小孩子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他/她会犯错,会做令自己不喜欢的事。而且,你能够理解,这件事情的存在是符合常态的,不应该采取拒绝接受的态度。一方面,不会自己过分生气,另外一方面,对于理清问题,解决问题也会很有帮助。自己不生气,怎么会想去打人?有了解决方案,自然不会用打人作为排泄情绪的方式。
三· 接纳不代表纵容
接纳孩子,认清他/她的样子,不代表无条件支持,容许他/她做任何事情。
犯错了,就要按照错误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帮助其改变。
接纳不应该是无奈地接受,而是积极面对现实。我知道你不好,我知道你有问题。我和你的相处是建立在我对你的这些了解的基础上的,我不会提出不可能的要求去为难你,比如说我希望你是个男孩,尽管生下来是个女孩,并因此而影响双方关系。
孩子犯错了,忍气吞声不是接纳。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现实,才是接纳。至于是否采取必要程度的惩戒措施,甚至是体罚,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情绪发泄。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滚鱼 、Joey
若风的回答很好,但是都是无本之木。不以自我为中心,以谁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以谁为是?不片面的看,谁能全面?
那我先回答一个儒家的,儒家以道为中心,详细说法在中庸第一篇。不自以为是,以道为是,至少以四书五经为是。不片面的看,怎么全面的看,这个比较复杂,暂且用大学来应付一下吧。
佛家讲娑婆世界,就是说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有缺憾的。不理解这一点,总认为自己子女是完美的,或者是xx的,都是会有问题的。佛家也讲轮回,这意思是事情的起源是很难追溯到的。凡人寿数不过百年,是很难站在千年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当站在千年的角度来看,“拉倒吧,朕的大清早亡了”,认识到人世间的无常,则可以理解这种困窘。按佛教说法,人都是累世修行的,当然恶人也会投胎成畜生甚至消散。你之所以见到“写出这些句子的人我十辈子赶不上”,那实际上人家可能真的就是比你多读十辈子书。你看到有人长得像狐狸,除了极少情况下是狐妖幻化之外,还有可能是上辈子ta就是一只狐狸。
有个笑话说,“都是第一次当人,谁比谁更有经验?”实际上按佛教的体系解释,还真不是这样。少部分人可以回想起前一世,极少的人可以有宿命通,可以看自己和别人。
当然,道教道家这边的解释对人悟性要求太高,道教的修行是默认你至少把儒家的境界做到了的。
太复杂了,先简单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