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对于女性主义很反感?

选自维基百科:


女性主義(英語:feminism)又稱女權主義,是指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1][2]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受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選舉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性器割除(genital mutilation,詳見女性割禮)或北美地區職場天花板效應。而如強姦亂倫母職則是普世性的社會議題。


 
我认为男女都在某些方面被世俗贯上了很重的社会期许,在某些方面又是过轻了。蛮多情况下,男女“重”“轻”的领域是相反的。女性主义也是平权啊,减轻女性在某些方面的社会期许以及男性。而且这已经是尚算良好的情况下,大家所在追求的。不良好的情况就像是割礼等等。
然而我发现很多人谈论这个话题,甚至是对女性主义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男女都有】,甚至有些人觉得女权的反义词是男权,我有跟一些人解释,女权的权是权利而非权力,但是即使说了也是无济于事,【我也因此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都改口说是女性主义】他们或者她们的反感是根本不想了解。还有人拿国外的一些实例来举例,但是又不是国外的女性她们做的就都是真正在捍卫自己权利。
有点语无伦次…抱歉
已邀请:

Joker - 冷眼,利嘴/论道营销

推荐来自: archering 山人 Eyma 佛狸 蛋清 Joey Jerry_Chai_SJTU 三岁 李德辰更多 »

2017年12月20日更新

我必须要推荐一部纪录片,红色药丸。这部片讲的是平权,但是纪录片目之所及的地方,女权的行动并不是在平权,而是对女性权利不足的地方大声疾呼,对女性权利过剩的地方视而不见。因此,对于题目中表达的女性主义属于追求两性平等的观念,我仅仅在应然层面附和,实然层面,我仅附和平权主义,也请将我原答案里面的所有女权字眼一概换成平权。

原答案如下

谢谢邀请,简单说一下。

1,中国国情,近几十年没有女权的土壤。真的男女平权了,普通女性结婚没有了必须要房子才有安全感,或者要彩礼才出嫁等性别优势产生的溢价之后,大部分女性第一个表示不同意。而对于男性,平权主义意味着自己不再可以用”男人都这样”之类的借口,堂而皇之一边浪的飞起,一边对同样的女性大加污名化,也意味着自己除了挣钱的本事以外,还需要培养更多软实力,进一步加大了自己择偶的不确定性,因此大部分男性也是反对的。而且在男女平权彻底贯彻之后,婚恋观念中的女性要找强于自己的男性这个潜规则也需要改变,进一步增加阻力……所以,天然的文化土壤方面,受众本来现阶段就很少。

2,平权主义被滥用,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就像坊间盛传西方人性开放,因此新一代年轻人大有不玩够不收心的现象,搞得性开放成为贬义词一样。女权主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要平权好处,例如家庭中男女地位进一步平等,甚至财政大权默认归女性的反向发展,却不要平权的义务的女性,例如仍然默认男方必须要有房子或者出房子首付,女方一起还贷款就不错了等,导致婚恋市场的部分女性更加挟蜜蜂自重。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伪平权的男性,各种诺言张口就来,等到结婚后逐步毁约蚕食好处,享受男权待遇谈平权义务。因此进一步对这些人自居的标签,女权,深恶痛绝。

3,没赶上政治春风。西方女权运动兴起,伴随的背景是战时为了动员民众,大量强化女性平等地位的宣传。同时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女性有可能摆脱经济上的依附地位,种种合力下产生的女权运动。而在国内,耄时期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宣传在当时没能配合经济层面的巨大发展,因此在当时的影响更多的是政治运动的影响。而在经济发展起来,平权思维再度萌芽后,遇上了经济发展软着陆的时期,从上到下倡导女性回归传统角色,从而降低社会对立因素,保证软着陆顺利进行。因此,政治春风是远远不足的。

总之,平权运动就像德先生一样,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的奢侈品。理想可以有,但是也要充分利用现实,发展过渡时期特色平权,这样才可能在以后真正带来这种奢侈品。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