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用户在未来是否也会存在所谓的「平台优越感」?
大致如题,不太好描述,希望邀请几乎所有人。
我是这么想:如果有一天论道这个社区也在输出内容、整体氛围、用户水准(特别是所谓的大 V)上比起其它国内互联网社区占优势的话,那么,未来是否会有用户把「论道用户」这一属性用来标榜自我,并成为在其它人面前(尤其是所谓在「低」级别社区中活动的用户,比如百度贴吧与新浪微博用户)炫耀或感到优越的资本?
而且论道的邀请码虽然是申请获取机制,但也是邀请码,比开放注册的门槛天然地就高一些。
然后按我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很反对这种标签化行为和所谓的鄙视链(也许和个人经历有关)。而且隐约也觉得知乎成为一个被贬低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的社区原因就在于此(管理员影响的是讨论范围)。
利益相关:低质量用户
我是这么想:如果有一天论道这个社区也在输出内容、整体氛围、用户水准(特别是所谓的大 V)上比起其它国内互联网社区占优势的话,那么,未来是否会有用户把「论道用户」这一属性用来标榜自我,并成为在其它人面前(尤其是所谓在「低」级别社区中活动的用户,比如百度贴吧与新浪微博用户)炫耀或感到优越的资本?
而且论道的邀请码虽然是申请获取机制,但也是邀请码,比开放注册的门槛天然地就高一些。
然后按我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很反对这种标签化行为和所谓的鄙视链(也许和个人经历有关)。而且隐约也觉得知乎成为一个被贬低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的社区原因就在于此(管理员影响的是讨论范围)。
利益相关:低质量用户
13 个回答
浮生未半 - 暮觉乌巢鸟惊心 晓看花残窗外明 浮生未半心先死 无病呻吟又一天
推荐来自: 目目老师 、archering 、蛋清 、我行未远 、Joey 、灰机无邪 、泡书泡茶泡nana 、Shirlyn小小川 、cinderella 、伍吴列 、bullet 、brilliant更多 »
普遍来说,人性必定有爱慕虚荣的成分,也必定有狐假虎威的偷懒心态,小孩子依仗父母,就炫耀自己的父母亲戚,大人依仗国族,就炫耀自己的国家民族,所谓民族主义就是在这种人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最近知乎就有这种问题,比如外国人到底有多羡慕中国,对于真正强大的人来说,这是很可笑的,但是不那么强大的人才是绝大多数,他们需要这种心理,这种心理也能给他们足够的保护。
就网络社区而已,任何一个成功社区都会产生这种心态,而对于用户和站方来说,怎么处理这种心态才是重中之重,就像人必定会生病,怎么对待疾病才是最重要的,讳疾忌医,迷信跳神,科学防治,结果当然不同
知乎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层有意无意地利用了人们虚荣的心理,以便扩大和宣传知乎,标榜自己,引来流量,这一过程中,知乎官方没有明确、有效地制止这种心理的发展,导致形成了一种装逼的风气,在虚荣心乃至实际利益的诱惑下,用户弄虚作假成风,而由于知乎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装逼的牛皮往往会被戳破,最终真正牛逼的人耻于和装逼的人刷同一个知乎,知乎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造成了高贡献用户的流失,其他用户也没有了珍惜的态度,很多知乎用户,除了那些足够独立的人,都有一个初识知乎、以知乎为荣、对知乎惊讶、失望,最终灰心丧气甚至对知乎因爱成恨的过程,天涯如是,西西河亦如是。
回过头来看,其实知乎并没有发展出一种“知乎精神”并且固定下来,错过了最容易树立良好风气的草创时期,新生事物的方向在初期是最重要的,后期调整会付出巨大的成本,知乎现在的风气就很难扭转了。
就知乎站方的处理而言,自己做不到公平公正,偏袒天龙人,也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反而乱出昏招,我写过知乎撕逼史,当年撼动整个知乎的撕逼,几年后的现在看来那已经不过是几件小小的陈年旧事,没人再关心,然而知乎胡乱处理的做法那时候就已经有了眉目,比如yolfilm辱骂他人,连罚酒三杯也没有,周源推了个《友善公约》,居然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让所有人遵守,接着出了最不友善的友善度制度,居然是鼓励知乎用户互相举报,很多做法幼稚简单可笑,如同掩耳盗铃一样自欺欺人,对此反应也非常缓慢,友善度制度被人痛骂许久,实施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人们捏着鼻子习惯了它的存在,某一天它却灰溜溜悄咪咪地下线了,所谓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但是知乎并没有很好地吸取它。
如果说知乎是愿意管好社区的,但是却任由社区氛围在自己的胡乱管理下毒化,我们只能说知乎没有管理的能力,或者不重视知乎社区氛围。
关于社区规模问题,社区小了相对是好管理的,但是弊病也很大,近亲繁殖自娱自乐,最终也会停滞和灭亡。
大社区的管理经验知乎可能没有,中国可能也没有多少人有,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活动的组织管理问题,中国还年轻的很,很多事情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所以也没有足够多的人有这种经验,知乎的社区治理过程中,封建主义的情况很明显,比如天龙人走后门,亲友的裙带关系,人治色彩表现的很明显,但却不是足够资格的人,这些问题论道也会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