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用户在未来是否也会存在所谓的「平台优越感」?
大致如题,不太好描述,希望邀请几乎所有人。
我是这么想:如果有一天论道这个社区也在输出内容、整体氛围、用户水准(特别是所谓的大 V)上比起其它国内互联网社区占优势的话,那么,未来是否会有用户把「论道用户」这一属性用来标榜自我,并成为在其它人面前(尤其是所谓在「低」级别社区中活动的用户,比如百度贴吧与新浪微博用户)炫耀或感到优越的资本?
而且论道的邀请码虽然是申请获取机制,但也是邀请码,比开放注册的门槛天然地就高一些。
然后按我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很反对这种标签化行为和所谓的鄙视链(也许和个人经历有关)。而且隐约也觉得知乎成为一个被贬低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的社区原因就在于此(管理员影响的是讨论范围)。
利益相关:低质量用户
我是这么想:如果有一天论道这个社区也在输出内容、整体氛围、用户水准(特别是所谓的大 V)上比起其它国内互联网社区占优势的话,那么,未来是否会有用户把「论道用户」这一属性用来标榜自我,并成为在其它人面前(尤其是所谓在「低」级别社区中活动的用户,比如百度贴吧与新浪微博用户)炫耀或感到优越的资本?
而且论道的邀请码虽然是申请获取机制,但也是邀请码,比开放注册的门槛天然地就高一些。
然后按我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很反对这种标签化行为和所谓的鄙视链(也许和个人经历有关)。而且隐约也觉得知乎成为一个被贬低成「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的社区原因就在于此(管理员影响的是讨论范围)。
利益相关:低质量用户
13 个回答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我心无忧 、asayahaku 、Joey 、archering 、落眠 、南山斗水客 、去卫 、shunin更多 »
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题主所言的“平台优越感”究竟是人对于自身行为的“优越感”借助平台表现出来,还是因为自己是这样一个社区一员的“优越感”。
我想这是不一样的。(这其中的区别似乎不太好表达,但我想试一下。)
我们常看到人有笑一部分人看肥皂剧、看韩剧、看抗日神剧,然后觉得看美剧是如何不同。
我们常看到人有笑一部分人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看熊出没,然后觉得看进击的巨人、看秦时明月是如何不同。
我们常看到人有笑一部分人喜欢网红脸、去网红店、喜茶排队两个小时,然后觉得关注专业美妆师、追求潮牌正品、小众工匠精神是如何不同。
……
这些,是不是人对于自身行为的“优越感”?
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选择了别人没能发现/找到/放弃的更“优秀”的东西,同时又认为别人所选择的是自己已然了解后主动“优胜劣汰”的事物的时候,在心里“恨铁不成钢”或者表现出为“优越感”,是不是颇为常见?又或者用不这么具有攻击性的词汇“自豪”是不是也可以呢?(狐狸叔的鸡汤/斜眼笑)
那么,当一部分论道用户认为论道是更“优秀”的,(现在其实也经常看到对某乎失望的朋友过来)当他们放弃之前的选择,并“自豪”于自己这样一个行为的时候,应该受到排斥吗?
再进一步,没有选择“肥皂剧”、“喜洋洋和灰太狼”、“喜茶排队两小时”的人,又怎么能知道,选择了这些的一部分人,在你“自豪”于自己的行为的同时,也在“自豪”于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喝到当下大热的喜茶,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在“人对于自身行为的‘优越感’借助平台表现出来”这种假设下,人似乎在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喜好来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类人,而后人以类聚。此时“平台”只是托词,相当一部分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会“自豪”于自己的选择的,与目前人丁不旺或是我们都期待的香火鼎盛的论道没有关系,与选择的是不是论道也没有关系。
而在另一种假设下,“优越感”是基于对自己加入的这个平台的信心,即只会在题主假设成立的情况下产生。这种“优越感”似乎源于“论道成员”这个特定身份满足了这部分人对于自己人生规划中的某种特定需求,来自结果而非行为。
举一个不怎么样的例子,突破重围成为公务员的勇士,如果ta产生了“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应该源于“公务员”这个特定身份满足了ta对自己职业乃至人生规划中的特定需求,比如:体面、福利好、时间充裕等等,“利益”或者说结果的考量,而非选择考公务员这个行为带来的。
在题主的假设里,即当“输出内容、整体氛围、用户水准”占优,论道又设置了一些不高的门槛的情况下,一部分人产生了自己在一个特别的平台上,获得特殊的“利益”,得到“最优解”,从而俯瞰众生/斜眼笑。
如果题主假设成立,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
父母喜欢把孩子和隔壁老王他二舅的弟弟的孙子比学习成绩不是为了输的。
工作进了民企、外企、国企、创业中还是创业成功,年薪几何,最先提起这话题的通常也不是为了输的。
房子买了吗,买在哪里,哪里房价又涨了,挑起这事的大多不是还在麦田里守望房子的孩子。
唔,不太喜欢说社会浮躁什么的,似乎把自己摘干净了似的。
这是一个不断地要求你拿出一些东西与别人比较的社会,你可以选择避而不战,也可以选择战死沙场/再笑。
当有一天,论道成为一个有资格被当做砝码放上比较的天平的时候,当然可以有人选择放上去或者不放上去。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了,写得有点零碎,如果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评论。
(狐狸叔好凶啊/(ㄒoㄒ)/~~赶紧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