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将如何度过余生?

1.养老社会 2.亲子关系 3.临终关怀 4.生命教育,可以选主题。抑或相互有关联
已邀请:

山人 - 鲜嫩多脂的鲁男子。

推荐来自: 道不远人 琵琶行 蛋清 氪星人 Joey 周舟舟 kkkqaq 三岁更多 »

感谢@琵琶行 邀请。
自从琵琶君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它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我的人生在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能走多远?拂去那些表面的浮尘,撇开那些硬邦邦的逻辑和模型,对这个世界的秘密,我能理解多少?对于现在的我,这些都是未知数,也都是我一直渴求理解的事物。
 
琵琶君的原意好像是从社会角度来讨论一下。我不知道到我老得只剩下余生的时候,社会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我变成了什么样子。所以,从社会角度,我无从说起。那从自身的角度,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活明白,我还没有狂妄到、自以为是到认为可以真正地理解我自己了。直到我看了纪录片《不了之人:宫崎骏》,我才觉得自己稍微有点感想——有一点稍微值得在这里啰嗦几句的感想。
 
————————————————
动画大师宫崎骏老先生,觉得自己的体力已经不允许他再继续进行创作了,并认为“属于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他于2013年宣布隐退。一年多之后,NHK跟踪报道了他的隐退生活,然后出品了这部纪录片《不了之人:宫崎骏》。
 
这时候,宫崎骏已经75岁了,过着退休生活。而实际上,他还在企图完成一个自己原来的心愿,一直在制作一个关于毛毛虫的动画短片。后来,有一个CG动画(比手绘制作更精良的二三维数码动画)团队来拜访他。让人意外的是,原来一直反对CG动画的宫崎骏,突然产生了兴趣,邀请这个团队和他一起来创作毛毛虫短片。
 
CG动画团队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慢慢体会到了宫崎骏的苛刻和顽固,情绪一再低落下去。尤其是这个短片开头那个毛毛虫出生后、露出脑袋观察这个新世界的画面,一直都不能令他满意,几乎让宫崎骏抓掉了头发,整个团队也几乎要疯掉了。团队觉得这个画面已经很生动了,但宫崎骏就是觉得还根本没有表达出他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焦躁、压抑……空气沉重,年轻人们打算放弃了,他们也觉得这个老头子已经被时代抛弃了吧。
 
突然有一天,宫崎骏想到了问题出在哪里,他在新出生的毛毛虫周围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环境,新生毛毛虫用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触发人心的生动,就这么呈现出来了。这一刻,这个场景,非常动人。
 
片中,老先生说了这么一些话:
 


●和什么都不做就死了相比,在创作中死去要好得多。做点什么总比等死强。
 
●因为世界的美才要做动画,为了发现不被世人察觉的美,我想用这样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我正想,如果现在准备做动画,要做什么?一定还有这个时代在渴望的某种东西存在,只不过大家都还没发现。


————————————————
我在年轻时,就像那个新生的毛毛虫一样,好奇地想要窥测这个世界的秘密。我想,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或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或许,到我晚年的时候,只剩下余年的时候,我还怀着这样的好奇、还抱持着美好的心愿,继续孜孜不倦地去体验、去探索,而不是散发着古怪而腐朽的气息,那也算是我的幸运了。
 
佛陀已经觉悟了,他为什么还要长年累月坚持修行不辍?佛陀已经得道了,在他身上的因果为什么还不能泯灭?
 
我祈愿,当我的生命之火慢慢湮灭、渐趋枯寂、魂归虚空时,不再有困惑、纠结、恋栈,不再迷于飘忽而至的“幻觉”,一切安然、处处喜悦,如风过疏林、桃花朵朵……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