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是为什么?

在甄嬛传热播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一批甄嬛粉、黑嬛粉。起初我也是黑嬛粉中的一员,觉得甄嬛在故事里金手指大开,对于这种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嗤之以鼻,天天泡在黑吧里看大伙各种挑毛病。
然后大概旷小半年备考,最近突然想去贴吧看看,结果越看越觉心里怪异。
当时不喜欢,是真的不喜欢,可后来总有种为了追求独特而特意去黑的感觉。感觉上就像是“你看,你们都觉得甄嬛传好,可我就是能挑出他的毛病来。我多独特多聪明,你们都看不出来,就我行。”

这种莫名的优越感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已邀请:

若风 - 崇尚公平,平等,民主,自由。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支持全球化和多元化。 不是游戏主播若风。所有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权当笑话看看就好,千万别较真。

推荐来自: Ariel WangMT 蛋清 枝舟 Joey 夜雨声柔 archering 李大伟 Hello_wu更多 »

其实,我跟题主担心的东西刚好相反。我担心的是,有人因为反对者的声音占了上风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哪怕这个想法是正确的),甚至仅仅因为反对声音大就认为自己有问题。
 


当时不喜欢,是真的不喜欢,可后来总有种为了追求独特而特意去黑的感觉。感觉上就像是“你看,你们都觉得甄嬛传好,可我就是能挑出他的毛病来。我多独特多聪明,你们都看不出来,就我行。”


 
用【优越感】来解释这个事情是不合适的。
 
如果说,题主一开始的时候就抱着秀优越的心态去贴吧炫耀自己的见识,那么你可以认为这是优越感引发的问题。
 
事实上,并不是。事实是你在发表自己对某个事物自己真实的看法(不喜欢甄嬛传),但是你的言论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回馈。于是,你采取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加强这个信息的输出(特意去黑)。所以,我更愿意理解成这体现了你的【焦虑感】而不是【优越感】。你可能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认同而试图用一些方法强化自己的存在感。我认为这大概就是还不够自信,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可加强自我认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有答主总结为【自卑】的原因吧。
 
但是,我觉得题主有必要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黑】这个作品。
 
如果你的【黑】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理有据指出一部作品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不认为题主的这个行为有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指责你秀优越感就把这个罪名担下来。恰恰相反,有时候宁可被大量人的反对也要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种很有勇气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有答主说你这个行为体现的是【正义感】。如果因为反感抄袭行为批评一部涉嫌抄袭的作品,而不是无脑黑,本来就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
 
但是如果你说的【黑】是抹黑,因为不喜欢某些作品而有意采取不当言论。那么就需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心理活动了。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可能性。
 
1. 实在是不喜欢特定事物以至于没能保持理性,采取了一些不当言论抹黑(跟观点无关,更多是情绪宣泄。 例子,不喜欢美国,所以乱黑人权,民主等)
 
2. 受不了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强化自己的观点而没有保持严谨的态度,于是有意或者无意就抹黑特定的事物(对自己的观点正确是有信心的。 例子,假设一个人认为甄嬛传涉嫌抄袭,但是用一些未被证实的抄袭传闻去证明这个作品不好而没有采用已经被证实的部分)
 
3. 面对大量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观点失去信心,但是又不肯轻易承认错误,于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为了固有立场而罔顾事实。 例子,举个例子,假如说有人认为甄嬛传是部很烂的作品,于是认为应该很少有人会看这部电视剧。但是事实上,这部电视剧收视率还不错,于是毫无根据就指责收视率数据造假)
 
很显然不同的情况下,【黑】也是有不同的动机的,但是不管哪种情况下【抹黑】特定事物都是不够理性的一个行为。因为,不管你的说法是否成立,都应该有足够的理由,而不应该是基于个人的偏好给出片面的理由。这个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养成思考问题要严谨的习惯。不要轻易带着情绪和立场去思考问题。题主在题目提到自己评价甄嬛传时,指出一开始就是不喜欢,后来就有点特意黑的意思了。所以,如果你有出现蓄意【抹黑】甄嬛传的行为的话,那么更多是因为情绪和立场导致你没能保持理性吧,和【优越感】关系不大。
 
所以,在我看来题主一直在做的事情是要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是很客观很理性的行为。并没有秀优越。
 
当自己不属于大多数甚至处于和大多数对立的位置上时,我们应该认真考证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严格求证。但是因为很多人的意见和自己不同就怀疑自己做错了是不合适的。存在不同的声音才是常态,有不同的声音就必然存在大多数和少数人,多数不总是代表正确。

archering - var G_USER_ID = "410";当人使用大脑的时候,倾向于目前认为最相似的答案(可能参考权威,书籍,别人,自己利益)

推荐来自: WangMT 安静的阿静 秋生慕白 枝舟


区分聪明的自己与愚蠢的别人,让大脑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形成一种竞争获胜的评价,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之五),造成优越感。
 
读完《自控力》《思考,快与慢》之后,结论之一:我们的大脑最擅长的不是理性思考而是用理性来服务自己感觉。
 
甄嬛传涉及严重抄袭,很多年前晋江就已经处理过这件事了。

不论内容如何,抄袭的作品就是垃圾,大写的垃圾。
这不是优越感,而是一种正义感。
所以,题主拿甄嬛传举例显然是不合适的。
至于优越感,
人类会追求快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
而获取优越感就是获取快感的一种方式,
所以,证明“我优于别人”,以此满足自己,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对某些作品作出的评论并不足以证明他们优于别人,甚至,有些人的评论本身就是非独创的,有错误的,没有太大价值的,
或许这才是引来题主反感的主要原因。
不过,一部作品,发表之后就要面对评价,评价有正面的,自然也会有反面的,
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己甄选信息的能力。
最后再说一句,抄袭的作品都是垃圾。

枫叶的故事

推荐来自:

你太寂寞或者罢了,我以前也有一段时间这样。
现在网上买个显卡都可以叫信仰,其实什么都可以吵啊黑啊起来,其实可以见怪不怪了。
其实滑稽表情和那句笑而不语都是很奇怪的东西,只要稍仔细想想就是了,包括各种黑话和最近各种流行语的传播速度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