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荻野千寻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不见长安 、彷徨少年时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森夏 、蛋清更多 »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毛粉 马克思主义者
1 个回答
荻野千寻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不见长安 、彷徨少年时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森夏 、蛋清更多 »
后来,2013年当当有个图书节,网站上很多书几折几折的销售,其中刘同的书被高高的挂在网站页面上:《谁的青春不迷茫》。
再后来,微博上就有了送书活动:关注并点赞转发将会被抽到《谁的青春不迷茫》一本,各种微博大v都会发出微博,然后粉丝转发。
先说一下这里的微博营销,因为用户先开始想得到书,所以对营销号进行关注,转发后,微博用户就开始看其他的内容,微博上新鲜有趣的内容太多了。对于书的后续,也不是很关注,毕竟,一本二三十块的书,谁关注呢。这样,营销号就能得到一部分长期不关注他的粉丝。偶尔对于被抽中的用户开始@起来,这样,没有抽到书的用户,在自己的tl上看到自己关注的大v有送书,所以接下来的活动,也会继续参加。这样,一本二三十块的书,就能得到最起码上百的关注。
这样,书名也能多次被提及,书和账户也能继续营销下去。这样长期接广告,收入非常可观。
其次,豆瓣上,也会对某些书进行一些推广,刚开始的书,都会由人经手,联系一部分写手写书评,写手的书评会被挂在某些发布书的页面上。而有些书,在没有实体书之前,就会联系写手去写书评,这样,已经有人对书有了肯定的评价,在后续的评价或者销售中,这类书就会比较受人欢迎。有些人的书评是可以挂在豆瓣读书页面上的。久而久之,观察多了,你会发现,很多人的书评,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写的。
第三种,就是当当,亚马逊,豆瓣等会对一些书进行一些推广。这是推广方面。
关于这些鸡汤文被制造出来,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豆瓣,以及人人,都会有一些写手写出一些内容,这类写手写出来的内容基本上是“比较优质”的,很多内容主要是,努力坚持有毅力有效率带来的好处等等,比如“有毅力的人,无论怎么过,也不会很差”“女孩子要爱自己”等等,和现在知乎上现在出现的一些东西基本一致。不能说这类内容不好,但是这类内容,有时候,确实鸡汤,干货较少。豆瓣经常会出现一些图书编辑,去采摘豆瓣,人人,(现在有可能是简书)这些内容,故事等,然后做出合集,宣传的时候,说一两个红人的名字,然后进行宣传。
而以韩寒为编辑的部分书,其内容《one一个》里都有的。
还有一部分书,是天涯,豆瓣等的帖子出现的。
这类书里面的文章都有几个特性:1,为了读者好,经常有很多恨铁不成钢的想法;2,绝大多数,是面对女性思维;3,关于爱情的徘徊,一般是女生在离开男人之后优秀起来,或者男人劈腿女人优秀等;4,某些话尖酸刻薄,主人公有时候做出很多极端努力的事情来。5,会宣扬女人身上特有的东西:年少到成年对待口红的方式,穿高跟鞋,租房,从不好的房子到好的房子,引起读者共鸣(心理学中是对读者心里的投射)等。6,基本上会有一点点心理学的内容,对待学习方法等的内容,很少。也就是说,干货很少。7,文字方面的伤春悲秋。8,装帧一般都不错。
所以,咪蒙在微信公众号中的文字特性,这类书中,绝大多数,都是有一点点的。
这类书,说起来,也没那么坏,但是看多了,真的会让读者想象自己会有这种投射。然后会有一部分销量。毕竟,这类书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确的。但是这类书并没有告诉读者:“放下我先去做你自己的事情”!随着微博以及豆瓣的宣传,这类书的销量会越来越多。
这类书我还算支持,因为我个人在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并没有给文章付费,但是如果在浏览网站的时候,网站会有相关的广告,作者也是间接得到了收入。
另外,说说其他书的一些制作。
旅游书,一部分历史书,另一部分心灵鸡汤小故事书的制作,叫做“攒书”。这类书,有些是找一个国外或者国内的人名,或者干脆没有人名。
历史书,都是一些野史,网络上为了吸引眼球的历史,编辑起来,攒成一本书,然后销售。
不包括《明朝那些事儿》等爱好者写出来的书。
心灵鸡汤的小故事,也都是网络上的东西积攒起来,一种说法,用另一种文字,与网络上的内容没有重复的文字,重新说出来,某些时候,有攒成一本书,换一个好看的树的封面。现在的印刷业比较发达,所以,在某网站上,九块九包邮的这类书,到处都是。
旅游书就更可怕。网络上的很多游记,用修改重复率的方式,不同的字改成近义字词等。图片有可能重新ps一下,剪辑编辑一下,就放入书中。
这三种攒书的方式,相关的专业软件都是检测不出来重复率的,就类似于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相关情节抄袭《圈里圈外》,《女王乔安》有情节抄袭《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一样,这样的抄袭,谁都查不出来。即使查出来,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