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可以称得上「立德,立功,立言」的人都有谁?

立德,立功,立言都表现在哪一方面呢?
已邀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顺序可错不得。
 
德行第一,其次才是功绩,再往后是言论。
 
挖个坑,以后填。

粗鄙之言 - 膜~虾~

推荐来自: 亘逝 李谶 路人蝙 李爱问 墨非白 若水寒士更多 »

他!

立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喊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最强音
立德,一点微小的工作,谦逊而不骄傲,长者的道理伴随我们永远
立言,谈笑风声如他,怎能没有名言警句流传?区区数言,却开辟了一个属于魔法师的新时代

李爱问 - 烧火小钻风

推荐来自: 墨非白 若水寒士 陈敛

王守仁和曾国藩吧
王守仁
立德: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立言:《传习录》
立功:数次平叛,被封侯爵
曾国藩
立德: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立言:《曾氏家訓》
立功:二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官名,正处级吧),之后在京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先后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应该算正厅局级吧)、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应该算副部级吧)。四十三岁,组建湘军。十一年之后,曾国藩五十四岁,湘军攻陷天京。五十五岁,创建江南制造总局。六十岁处理天津教案。六十一岁,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病死于两江督署。近代史的影响者。
答的不好,仅供参考

一只爱戴帽子的熊 - 北京电影学院/蒙族少年/摄影发烧友/养龟达人/未确认生物/禁欲主义/神秘学/都市传说/脑洞极大/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若水寒士 Dylan43

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

华盛顿


没错,就是“落樱神斧”,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注,落樱神斧为调侃,事实上此事为虚构的。谢友人提醒,特此注明。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
坐拥江山的帝王往往痴迷于炼丹和美色。
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往往陷身于生活作风。
功成名就的御前大将往往被批略输文采。

但是历史书上,唯一没有写不足的,莫过于华盛顿先生了。从我所了解到的世界历史范围中,华盛顿是唯一一个打下江山而不坐江山的人。挽留殖民地,缔造美利坚,打造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而后功成身退,在动荡时又两次出山,最后坚决推辞连任,晚年安详。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树立道德
立功——建立功绩
立言——提出言论
就如孔鲤所说,顺序错不得。既然他说要填坑,那这个坑留着他来填。

我就谈一谈古今中外能达到这个要求得人
还需要再加一句,其实能达到这立德立功立言这真三不朽的人并不一定就高于只得到其一或者其二的人。
因此有人要说孔子,我还是持不同意见的。立德立言毋庸置疑,但是立功一说,我感觉欠缺考虑。有人又说,孔子培养教育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开创了积极入世的儒家学派,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此为“立功”。但是我认为诸子大多也能达到这个培育弟子,开创学派的要求,而且他们在立德立言上也毋庸置疑,那为什么他们却不能成为真三不朽呢?因此,所谓立功,在我看来并不是用道德和言论影响别人,而是实实在在的为国为民立功。

我认为墨子算一个,我们给他的评价一般都是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以及以“以自苦为极”的牺牲精神,此为立德;
以一人之力,阻楚王伐宋,此为立功;
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此为立言。
 
三不朽这种东西的话楼上的曾国藩的确是一个,毛泽东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完人。
曾国藩走的是先立德,后立功,立言的路子,即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于内而成于外。我以为他的成功来自于对内心严格的修炼,这是一种压抑式的自省,起码我做不到~

穷人马二

推荐来自: 亦可喜 Joey

中国历史中称得上“立德、立功、立言”有很多,我推荐一个名气不算大的人:徐有功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八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
 
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周兴、来俊臣、丘神绩、王弘义等揣识后指,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掩搦护送,楚掠凝惨。又污引天下豪杰,驰使者即按,一切以反论。吏争以周内穷诋相高,后辄劝以官赏,于是以急变相告言者无虚日。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
 
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市弓矢还。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当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籍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与虺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闉然不桡。

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累转秋官郎中。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诬当死,后谓宰相曰:“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丐知古等,赐以再生,可乎?”俊臣、张知默固请如法,后不许。俊臣独引行本更验前罪。有功奏曰:“俊臣违陛下再生之赐,不可以示信。”于是悉免死。

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失官。

俄起为左肃政台侍御史,辞曰:“臣闻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者,势固自然。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后固授之。天下闻有功复进,洒然相贺。
 
时有诏:“公坐流、私坐徒以上会赦免,逾百日不首者,复论。”有功奏曰:“陛下宽殊死罪,已发者原之,是通改过之心、自新之路。故律,告赦前事,以其罪坐之。若无告言,所犯终不自发;如告言赦前事,则与律乖。今赦前之罪,不自言者,还以法论,即恩虽布天下,而一罪不能贷,臣窃为陛下不取。”后更诏五品以上议可。

又上疏曰:“天下员有定,比选者日多,选曹诿嘱公行,嚣谤满路。唐季人多逆节,鞫讯结断,刑惨狱严,革命岁久,其流弗改。事表生情,法外构理,而刻薄吏驱扇成奸。虽朝堂进表,列匦内牒,叫阍弗听,叩鼓弗闻,使申其冤,正增其枉。诚令天官铨注有所不平、法司推断舞法深诋、三司理匦受所上章拥塞不白者皆许臣按验劾发,夺禄贬劳,不越月逾时,可致刑措。”后纳之。

窦孝谌妻庞为其奴怖以妖祟,教为夜解,因告以厌诅。给事中薛季昶鞫之,庞当死。子希瑊讼冤,有功明其枉。季昶劾有功党恶逆,当弃市。有功方视事,令史泣以告。有功曰:“岂吾独死,而诸人长不死邪?”安步去。后召诘曰:“公比断狱多失出,何耶?”对曰:“失出,臣小过;好生,陛下大德。”后默然。庞得减死,有功免为民。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改司仆少卿。卒,年六十八,赠司刑卿。
 
中宗即位,加赠越州都督,遣使就第吊祭,赐物百段,授一子官。开元初,窦希瑊等请以己官让有功子惀,以报旧德,由是自大理司直迁恭陵令。会昌中,追谥忠正。

初,鹿城主簿潘好礼慕有功为人,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狱,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或称有功仁恕过汉于、张。起居舍人卢若虚曰:“徐公当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虽千载未见其比。”

赞曰:“徐有功不以唐、周贰其心,惟一于法,身蹈死以救人之死,故能处猜后、酷吏之间,以恕自将,内挫虐焰,不使天下残于燎,可谓仁人也哉!议者谓过汉于、张,渠不信夫!”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五
 


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曰:“若犯徐司法杖者,众必斥罚之。”由是人争用命,终于代满,不戮一人。
 
载初元年,累迁司刑丞。时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勣、王弘义等构陷无辜,皆抵极法,公卿震恐,莫敢正言。有功独存平恕,诏下大理者,有功皆议出之,前后济活数十百家。常于殿庭论奏曲直,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栗,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寻转秋官员外郎,转郎中。
 
俄而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构陷当死,则天谓公卿曰:“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就群公乞知古等,赐以再生,各授以官,伫申来效。”俊臣、张知默等又抗表请申大法,则天不许之。俊臣乃独引行本,重验前罪,奏曰:“行本潜行悖逆,告张知蹇与庐陵王反不实,罪当处斩。”有功驳奏曰:“俊臣乖明主再生之赐,亏圣人恩信之道。为臣虽当嫉恶,然事君必将顺其美。”行本竟以免死。
 
道州刺史李仁褒及弟榆次令长沙,又为唐奉一所构,高宗末私议吉凶,谋复李氏,将诛之。有功又固争之,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曰:“臣闻两汉故事,附下罔上者腰斩,面欺者亦斩。又《礼》云: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不赦,请推按其罪。”则天虽不许系问,然竟坐免官。
 
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时远近闻有功授职,皆欣然相贺。

有功尝上疏论天官、秋官及朝堂三司理匭使愆失,其略曰:“陛下即位已来,海内职员一定,而天下选人渐多。掌选之曹用舍不平,补拟乖次,嘱请公行,颜面罔惧。遂使嚣谤满路,怨讟盈朝,浸以为常,殊无愧惮。又往属唐朝季年,时多逆节,鞫讯结断,刑狱至严。革命以来,载祀遽积,余风未殄,用法犹深。今推鞫者犹行酷法,妄劾断。臣即按验,奏而劾之,获其枉状,请即付法断罪,亦夺禄贬考,以惭其德。其三司受表及理匭申冤使,不速与夺,致令拥塞,有理不为申者,亦望准前弹奏,贬考夺禄。臣昔处法司,缘蒙擢用,臣无以上答至造,愿以执法酬恩。无纵诡随,不避强御,猛噬鸷击,是臣之分。如蒙允纳,请降敕施行,庶不越旬时,亦可以除残革弊,刑措不用,天下幸甚。”

后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奴诬告,云夜解祈福,则天令给事中薛季昶鞫之。季昶锻练成其罪,庞氏当坐斩。有功独明其无罪。而季昶等返陷有功党援恶逆,奏付法,法司结刑当弃市。有功方视事,令史垂泣以告,有功曰:“岂吾独死,而诸人长不死耶?”乃徐起而归。则天览奏,召有功诘之曰:“卿比断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则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于是庞氏减死,流于岭表,有功除名为庶人。
 
寻起为左司郎中,累迁司刑少卿。有功谓所亲曰:“今身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故前后为狱官,以谏奏枉诛者,三经断死,而执志不渝,酷吏由是少衰,时人比汉之于、张焉。或曰:“若狱官皆然,刑措何远。”久之,转司仆少卿子。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赠司刑卿。

……

史臣曰:文法,理具之大者,故舜命皋陶为士,昌言诫敕,勤亦至焉。盖人命所悬,一失其平,冤不可复,圣王所以疚心也。如临之守法,文瓘之议刑,时属哲王,可以理夺。当贼后迁鼎之际,酷吏罗织之辰,徐有功独抗群邪,持平不挠,此所以为难也。比释之、定国,徐又过之。希瑊让爵酬恩,可知遗爱。

赞曰:听讼惟明,持法惟平。二者或爽,人何以生?猗欤徐公,獬豸之精。世皆纷浊,不改吾清。


 
以上文字想必大家都可以明白的,不多解释。失出,大约就是漏判的意思;于、张是指汉代循吏张释之、于定国。
 
我常常的想:
 
  • 如果我在武则天的朝堂上,被武则天“厉色诘之”,能不能“神色不挠,争之弥切”?
  • 如果我面对一个诬陷过我的人,而今让我审查他,我能不能做到“不可以私害公”?
  • 当我“三坐大辟,将死”,能不能“执志不渝、泰然不忧”?遇到赦免,怎么做到不喜不忧?
  • 为政宽仁,可能很多人做得到;“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试问上下五千年,身体力行者有几?

 
仅此,希望有人了解徐有功。
 
 

洪耀东

推荐来自: 若水寒士

诸葛亮

立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立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一纪丞相,匡蜀汉于羸弱;五次北伐,征曹魏之不辍。
立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见长安

推荐来自: 若水寒士

王阳明
集心学大成者。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
平定宁王之乱,维护社会安稳,此可谓之立功

一笔天川

推荐来自:

鲁迅,针砭时弊,弃医从文,笔代针砭,真勇士!
唐太宗,太平盛世是他的功,《资治通鉴》记载了他的德与言。

陈敛 - 维权骑士。。。。额

推荐来自:

曾国藩。半个圣人。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点文正公都是被公认的,居然没有关于他的回答,论道还要再加油啊。
立德,功高而不盖主,势盛却不自傲。
立功,首练湘军捥大厦之将倾。
立言,曾国藩家书,诗钞,这可都是许多政治家眼里的修身之宝啊。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