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搜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博学明智
推荐来自: 李元华 、闪耀星辰 、打火师罗伊上校 、朱小欢同志 、山人 、爱飞的大花猫 、Mageholic更多 »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zfbhsct 、asayahaku 、大王叫我来巡山 、爱飞的大花猫 、山人 、不见长安 、道不远人更多 »
宇文泰,北周开国之君。向来慕曹操之术。有苏绰者,深谙治国之道,孔明之流也。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苏绰,二人闭门密谈。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苏绰曰:具官。 问:何为具官? 曰:用贪官,反贪官。 问:既是贪官,如何能用? 曰:为臣者,以忠为大。臣忠则君安。然,臣无利则臣不忠。但官多财寡,奈何? 问:奈何? 曰:君授权与之官,使官以权谋利,官必喜。 问:善。虽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官忠则江山万世可期。 叹曰:善!然则,既用贪官,又罢贪官,何故?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密奥也。 宇文泰移席,谦恭求教曰:先生教我! 苏绰大笑:天下无不贪之官。贪,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必为异己,以罢贪官之名,排除异己,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其一。其二,官若贪,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官愈恐则愈忠,是以罢弃贪官,乃驭官之术也。若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问:何故? 曰:清官以清廉为恃,直言强项,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罢弃之?罢弃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宇文泰大惊,曰:尚……尚有乎? 苏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为贪官,民怨沸腾,何如? 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问计。 苏绰笑曰:下旨斥之可也。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贪婪,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贪官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 用贪官,以结其忠, 罢贪官,以排异己, 杀大贪,以平民愤, 没其财,以充宫用。 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宇文泰击掌再三,连呼曰:妙!妙!妙! 而不觉东方之既白。
苏绰是北周开国帝王宇文泰的谋臣,足智多谋可与诸葛亮、王猛比肩齐名。苏绰对于中国历史上贪官不绝如缕,朝朝代代都有巨贪大奸,自然是心知肚明。故某日宇文泰想请教苏绰如何治国方能延续江山永祚之道时,苏绰立即给出了这个定律——以贪反贪,方能控制官吏离心异志。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宇文泰问:“贪官何以用?” 苏绰答:“你要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别人好处。而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们权,叫他们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可以拥权自肥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力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他能得到的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力,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力。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稳固了吗?” 宇文泰问:“既然用贪官,何以还要反贪官?” 苏绰答:“这就是治术精髓所在。”宇文泰问:“奥秘何在?”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无官不贪?不怕官贪,就怕官有异志。故以反贪之名,剔除异志贪官,保留听话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得到民众的拥戴。其二,贪官只要贪,你就有把柄在手,他敢异志,自找死路,故必与你同心同德。” 宇文泰问:“如果任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办?” 苏绰答曰:“祭起反贪大旗,广作宣示,使天下皆知君王心系天下,尤恨贪官。” 宇文泰问:“贪官民怨太大当如何处置?” 苏绰:“杀之可也。抄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又可收其财,何乐而不为?要而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 一番君臣之间的对话,着实让宇文泰频频颔首称是,击掌再三,自以为获得了千古帝王之术。
孙傲之 - 民主社会主义者,支持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路线,极客,Google粉,Android粉。
推荐来自: 大王叫我来巡山 、Sylvia 、means 、长风 、安静的阿静
蜀国小松鼠 - 答主应该是懒癌,晚期,请谨慎关注
推荐来自: 山人 、zfbhsct 、不见长安
zfbhsct - 撩妹技能零分の为学术段子手
推荐来自: 大王叫我来巡山 、Joey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
好人一生平安
5 个回答
博学明智
推荐来自: 李元华 、闪耀星辰 、打火师罗伊上校 、朱小欢同志 、山人 、爱飞的大花猫 、Mageholic更多 »
该问题的潜台词就是判断一个官的标准是作为,此为标准单一。
而官好像只有有没有作为的好官和坏官,此为非黑即白。
事实上判断一个官好还是不好,标注都是多方面的,政绩,廉洁,作风,关系还有很多纸面上的标准。
这就好像一个好学生要有德智体美劳。都需要合格。
中国靠成绩和政绩去判断一个人的成败,已经造成很多问题了。
比如抓成绩,抹杀天赋,抓政绩,xxxx,抓gdp,污染环境。
如果依然用这种方式去思考一个官的好坏,那么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蛋清 - 诗人犹如信使,于世界的永恒之夜半走遍大地。
推荐来自: zfbhsct 、asayahaku 、大王叫我来巡山 、爱飞的大花猫 、山人 、不见长安 、道不远人更多 »
————————————————————————————
具官论
本文是网络杜撰的一篇文章。
百度百科
原文
译文
————————————————————
电视剧中和珅和纪晓岚的知名对白不知题主是否看过。
视频: 纪晓岚与和珅的经典对白
某乎中的讨论:如何看待纪晓岚与和珅的经典对白?
————————————————————
我想说的是:
天子有天子的想法,官员有官员的想法,百姓有百姓的想法。
身为百姓我们希望贪官收钱办事,不希望清官不收钱也不办事是正常的。
经验告诉我们,但凡还能靠钱解决的事情就还有希望,如果连钱都送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呢?
可是,为什么用我们交的税养的公务员,还需要我们另外再交办事的钱呢?
已经拿我钱财,不替我消灾,或者需再交一份,才替我消灾,我们居然要捏着鼻子在这些人中做出选择?
@山人 @asayahaku 在评论区的观点我更为赞同一些。
以上
————————————————————
@山人 :
数千年来,就是这么循环的——一代乱、一代治。所谓的吊民伐罪、替天行道,都是扯。君主们的观点都是,天下没有不贪的官,只要控制好、善用之就行了。我们是要这个,还是要那个,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是根据现实情况综合考量的。(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杠杠,还能有几个人干活?那就天下大乱了。所以,才划了一条线——某某大之后,并加注了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这样子就可以灵活兼顾了,官员队伍就可以稍稍平静一下而不至于混乱了,对群众也有了一个暂时的交代了。)
至于以后,还是看以后吧。假如最近这十年,可以治理得河清海晏、普天同“庆”了,基本上算是对这一代人有个交代了。那么,下一个十年,又是新一代人、新的感受,思想、观点又会发生变化了,或许社会矛盾没有那么剧烈了,诉求也不会那么激烈了,方法或许又会变了。到那时候,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稳定平安的生活。
不过,回视历史,趋势是在进步的。尤其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民智全面提升有了新的基础。“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应该不会像隔壁那样开历史倒车,也算是悲观中的乐观吧。
暂时的表现或者说能看的做法就是:一是严厉肃贪,先不要去猜测目的是什么,严格管理总是没错的;况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人民群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其中。二是健全制度,党纪严于国法,做官就要先做表率;同时,正在逐步进行官员财产登记申报,或许20余年“只闻楼梯响,不见佳人来”的财产公开,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三是严格问责,针对的就是不作为、乱作为;同时,强化中央宏观调控,引导地方自主发展,改革政绩考核办法,研究实施行政容错机制。客观地说,自十八大以来,这个过程是步步深入的。
以后的事,还要边走边看。
————————————————————
@道不远人 :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舍生而耳义也
不从皇帝角度(我主观的)从官员的立场来讲,当官不为民做主,心中无信义操守与追求是不成的。可以犯错,孰能无过,因为人生就是一个学习领悟与修省的过程,不管什么身份首先都是一个迷茫的人。但既为官就应当不负苦了五千年的老百姓的期盼,既为官当不负出特的身份与自身的人材,要连这点底线与高洁都不持,只做禽兽勾当真正是污辱先人
————————————————————
我就这么给跪了○| ̄|_。欢迎点开评论为二位点赞。
双星阴阳师中的截图,很燃啊!(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热血中二病~~)
孙傲之 - 民主社会主义者,支持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路线,极客,Google粉,Android粉。
推荐来自: 大王叫我来巡山 、Sylvia 、means 、长风 、安静的阿静
但是无能的清官,装进什么东西里都还是无能。
这就是所谓的制度约束。
蜀国小松鼠 - 答主应该是懒癌,晚期,请谨慎关注
推荐来自: 山人 、zfbhsct 、不见长安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他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改革家,在他的任期内,实行有名的一条鞭法,清丈田地,人事上使用考成法,考核官员。以致《明史纪事本》,有言:“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然而中国的改革家,几乎都很难善终,他的孩子或活活饿死,或自杀,或发配,他死后也被皇帝弄得开棺鞭尸。
题主又知道海瑞吗?
就是那个被民间称为大明朝的良心,大青天,大清官,他死后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非常有市场。他写《治安疏》被世宗皇帝关押,此皇帝说: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尔。
我为啥要提到他们两个呢?
因为张居正死了后,海瑞写了一句话: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所以这也是为啥邓小平是我佩服的人,不是因为他的改革开放,而是因为他废除了领导人的终身制。能做到领导的,要么谋国,要么谋身。张居正要是不改革,想安安稳稳退下去,我估计也是可以的。
一个政治健康的国家,往往既有谋国之人,也有谋身之人,朱相谋国,温相谋身,关键得有个制度,让国家可以健康顺利地发展。
zfbhsct - 撩妹技能零分の为学术段子手
推荐来自: 大王叫我来巡山 、Joey
对于一个有作为的贪官来说,虽然他个人存私利,但是如果他想有所作为必然将会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的,因为只有整体利益好了,他的私利才更加有保障,而且对于重大项目来说,项目的结果很有可能影响未来很多年,所以这时项目的结果和效率就更加重要,该项目如果做好后可能带来的效益要原大于谋取私利所得。所以根据题意,我认为二者其中应取有作为的贪官。
正文答完了,现在说下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有心理洁癖的人来说,既无法容忍贪官污吏也无法容忍尸位素餐,如果我要是领导的话,我会在大事上选择有作为但是不干净的人来做,在小事或者日常的事我会选择让清官来做。
其实古代帝王也是喜欢贪污但是有才的人的,因为只要他贪,他就有把柄在上位者手中,上位者就可以随时处理他们,而对于那些清廉的但是无能的,由于他们名声较好,反而更难处理更容易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