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险对冲」这个段子有哪些漏洞?
偶然看到,觉得有一定的意思,想请教大家以下段子里有哪些漏洞。无论是实践上还是名词解释上。目前想到的一点是,老太太无法保证律师会接受赌注。她必须保证总裁接受的同时,律师一定要接受赌注。这个风险非常的大。所以,我认为这个段子的解释不合理。虽然我也不太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冲」。
眼下又出了一个经济新名词“风险对冲”,那什么是风险对冲呢?
一位老太太背包进银行存50万美金,总裁在VIP室亲自接待。总裁:您老一生的积蓄?老太太:哪里?我以豪赌为生,逢赌必赢,刚赢的!
总裁:“不可能!”
老太太:“不信就赌一把吧,明早你的屁股上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胎记,赌注就是这50万!”
总裁狐疑不决,望着一袋现钞,决定应赌。
老太太走后,总裁回到家对着镜子检查了好几遍,没有任何胎记,直到第二天约定时间再到VIP室。
老太太早到,旁边站着一个穿着考究的律师。
老太太:今天律师作证检查你的屁股。
总裁:“真是没有胎记,更别提三角形的”。随后脱下裤子,让他们检查屁股…老太太看看:“果然没有,我输了”。
这时律师脸色铁青,不停以头撞墙。
律师:她刚与我打赌150万,说她可以让一个银行总裁当面脱裤子让她看到屁股!”
这就是风险对冲
7 个回答
不喝凉白开 - 很没意思
推荐来自: Joey 、Dawnjys 、Eidosper 、张沇
对冲这个词是风险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风险,在教科书里,风险的定义为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引发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可能是已知的,可以进行管理,例如这个例子里,风险因素无非是屁股上有东西或者没有;有些风险也可能是未知的,比如说和你打赌的人出门被车撞死了,这种事件也就是俗称的黑天鹅,一般采取不信邪策略。
那么在这个例子里,老太的未来现金流就有+50和-50两种可能,而触发这两种可能的决定因素就来源于经理的屁股,经理屁股上白白净净也就是老太所面临的风险。
在风险之后,对冲之前,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敞口(exposure)。在现实的交易中,我们面临的风险可能不止一种,例如你跟一个人抛硬币,正面赢5块,反面输4块,中立输10000块。这时亏钱的风险来源就有两个,如果你任由赌博继续下去,那么两种输钱的可能性就是你的风险敞口。如果你同时跟另一个人打赌,正面输4块,反面赢4块,那么你就对冲掉了其中一种风险,即在这种可能性下你不会亏钱了。但是另一种硬币中立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资金的敞口仍然没有被完全封闭,也就是说对冲不完全(当然完美对冲也意味着收益为零)。不要以为硬币不可能中立,小概率事件往往是崩溃的诱因。
回到段子上,老太的赌博如果要对冲掉亏钱的风险,应该是基于概率建立一个反向的博弈,也就是说应该和另一个人进行一个如果经理的屁股白白净净就怎么怎么样的赌博。而经理脱裤子这一事件,是赌博进行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必然发生的,这与整个博弈的过程无关。
我们基于概率来看这个问题,假设老太输赢的概率都是50%,那么对于风险的管理(包括对冲),都应是基于一种如果是这50%就怎么样,如果是那50%就怎么样的假设。而脱裤子这一事件是与赌博中的概率无关的,既然赌博成立了,经理就一定要脱裤子。也就是说脱裤子与赢钱、输钱的概率是独立的,跟不确定性无关,跟风险也无关。所以你拿一个必然事件去跟另一个人达成了某种协议,显然是利用了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看似是在输钱的情况下也赢了钱,但是赢的钱跟输的钱在同一概率测度下没有任何关系,你的反应不是针对风险作出,也就谈不上风险管理,也谈不上对冲。
罗璞
推荐来自: Joey 、Dawnjys 、张沇
只有不确定性才是风险。
老太太注定会在第一笔交易中亏损50万,这不是风险,这是交易付出的成本。她也(几乎)注定会在第二笔交易中挣150万,这也不是对冲风险,这是明明白白的收益。这个故事和风险没有什么关系,这是用确定的50万元成本购买一个产品,再用确定的150万元卖出的交易。
当然这个产品没有实体,是观赏性的,这无所谓,反正它不是风险。
金融市场上会交易风险,但是并不总是交易风险,有时候也交易信息或者信任。
例如行长和律师互相不认识,或者虽然认识,但是律师真的很难相信行长会脱裤子,而行长也很难相信律师愿意花100万买他他脱一次裤子。如果没有中间人帮忙,他们根本就不会认真谈这件事。
所以会有一个中间人(在金融市场上叫做中介、投行、金融机构whatever)出面来撮合交易,创设一个很正规、很严谨、很可信的“行长脱裤子”金融产品,从行长那里花50万买过来,卖给律师花了150万,中间自己还挣100万。
其实这是关于信息和信任的一笔交易,而不是关于风险的交易。
森夏 - 喜欢清晨的饼干啊
推荐来自: Dawnjys 、Joey
具体执行就是投资 标的资产收益 负相关的资产或者产品。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风险对冲就是把鸡蛋放在相反的篮子里面。蛋多的那个篮子砸了之后,蛋少的那个篮子里面的收益能部分抵消掉另一个的损失。蛋多的那个是标的,蛋少的是对冲,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风险对冲就是降低收益预期来降低风险预期的,具体要各自降多少要看投资者的运作手段和风险偏好。还可以调整风险结构,避免一些不可预期,难以掌控的损失。
诶?忘记解释段子了……
表面上看,律师的150万是标的,总裁的50万是对冲。但是风险对冲的目的是降低风险,50万却并不是对冲,而是一个饵。
表面的收益很多时候都是系钩的饵,专钓胖头的鱼。15年股灾就是很形象地解释了什么叫做“钓鱼”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n/2015/0410/c67815-26823999.html
最后给大家放个笑话: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0/0/149830959.html
现实,永远比段子更可笑。
也更残酷。
Eidosper - 一粒尘埃/码农/作曲,公众号一埃居(ID:eidosperhome)正在筹建中,欢迎关注。华科论道群342531142
推荐来自: Dawnjys 、Joey
比喻本身就是比喻,是对相似或者相同的结构进行了一个映射。
我们可以稍微打个比喻,比喻就是“治大国=f(烹小鲜)”。
所以我不是很赞成去关注段子的漏洞。这类段子本质上也是一类比喻,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拿“炒菜炒糊了怎么办”“我使用微波炉热剩菜”这种远离比喻精髓本身的细枝末节来说事。
讲真,想找漏洞还不简单?表述都是不完美的,比喻也是如此。
===以下内容其他道友指出有问题,请当负面例子参考===
当然这个段子本身更像是一个诈骗手段的揭示,而非对冲。对冲的定义我并不清楚,只是道听途说之后有个大体印象,其中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止爆仓,我来举个例子,股价原价1元:
这个例子下,期望相同,但是如果我们加一条规则:如果赔光,则游戏结束,否则游戏进入下一轮。那么我们有三种投资策略,假设我们有10元:
三种策略的结果是:
对比三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因为虽然降低了盈利,但减少了爆仓的可能性。实际过程中当然概率也是不可知的,观测结果无非涨或者跌,结局是如此。
假如我们能用2倍杠杆,相当于你有10元又借了10元:
经过这样一对比,对冲策略虽然收益较低,但有效的避免了爆仓的发生,尤其是现实中股价很有可能先跌再涨,跌爆仓了就是满盘皆输,连等股票涨回来的可能性都没了(爆仓是假如你在交易所有10元,然后10倍杠杆下,你有100元,购买了100元的股票,但是这100元的东西只要跌到90元以下你就会被强制平仓,当然不同平台要求不同,有的可能是在你92元的时候平仓,有20%冗余。股价变动是离散的,可能一下就跌一定数目导致比如降到了89元。对于这种状况,不同交易平台页有不同处理策略)。
这样一算,2倍杠杆下的收益预期是明显大于不加杠杆的,但由于对冲策略,又不至于满盘皆输。实际上一个人的投资策略可能会遇到修正,所以对冲给了验证的机会(假如你空多各半,相当于没有赚钱,当然实际上会损失手续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照一些策略来调整空头和多头。
以上都是些朴素的理解,在真实场景中,肯定是有更多的高级玩法。当然,如果我的理解有误,欢迎指出。
还有,概率论探讨的是静态过程,是不考虑时间轴的,有一门课叫《随机过程》,是概率论的升级版,考虑了时间因素。在这种状态下,最优的博弈是不等同于期望最高的博弈的。假如股市的波动是随机的,那这就是一个随机过程,可以用随机过程的理论来处理。
再讲个段子 如果赌注无穷,那么这个循环是可以成立的。但在实际中,你的本金不可能无限。正是因为这等限制,所以没有办法按照概率论中的情况来处理的。
木凌封
推荐来自: Joey
让我们明确一下风险对冲的定义: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如:资产组合、多种外币结算、战略上的分散经营、套期保值等。
我们不妨将老太太的标的资产理解为50万美金,老太太之后做了两笔交易,一笔交易叫做总裁屁股有胎记,这笔交易如果成功,那么盈利50万,否则亏损50万。另一笔交易叫做总裁脱裤子,如果交易成功,盈利150万,如果交易失败,亏损150万。
我们来看一看这两笔交易可能的结果:
○总裁屁股有胎记,总裁脱裤子
●盈利200万
◇总裁屁股有胎记,总裁不脱裤子
◆亏损100万
□总裁屁股没有胎记,总裁脱裤子
■盈利100万
♢总裁屁股没有胎记,总裁不脱裤子
亏损200万
假定四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均等,那么老太太的期望收益率为0。
鉴于在段子中总裁屁股没有胎记,没有提及总裁和老太太合谋从律师处盈利,因此前两种可能可以认为不存在。
假定后两种可能发生概率均等,那么老太太的期望收益率是亏损50万元。
这里显然没有对本金进行风险对冲,反而提升了其风险。
老太太并没有买和标的资产负相关的什么资产,所以谈不上风险对冲。
段子是和风险对冲没有什么关系的,去掉风险对冲倒比较好,老太太确实是在豪赌。
那么可能的对冲是怎样的呢?
如果现在老太太要在2个月后以美元向中国商人支付价值300万人民币的货款,老太太担心2个月后美元贬值导致自己的交易出现亏损,因此卖出美元期货或者买进美元看跌期权锁定价格进行套期保值,这样的操作就可以算风险对冲。
bloodbath - 史诗级神经病患者、蠢癌晚期、想变胖的瘦子、对一切政治问题么有热情、擅长提供无价值答案
推荐来自:
一是具有实物标的,运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主要是期货以及外汇风险,比如说我于另一国的某企业交易,结算是用该国货币进行,我的成本是用本国货币衡量,加工过程的成本也是本国货币,那么收益需要加一个汇率风险的变量,为了我的收益,我可以在金融市场做一个该国汇率的单子,来对冲在实际交易中汇率变量因素。
二是金融标的的对冲,例子里不太合适的一点是把金融市场里的工具变成一件事,而在实际的金融市场里例子中的两件事是无法进行公开交易的,因为风险对冲的需求量很大,所以一般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另外,风险对冲的一般收益不会像例子中的那么大,除非极端情况。
最后,举个例子,说一句,例子解释了什么叫对冲,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因为假如在现实中,老太太一般不可能骗过银行高管,这个例子是因为银行高管不知道老太太下了个对赌局,然而这个对赌局在银行的风险管控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很扯淡的,所以这笔交易在实现的概率上十分小。
我给你也讲个笑话,章加墩,笑笑就好了。可惜没人对冲这人的风险。
热心农民章先生
推荐来自:
老妇人花了50万操纵了150万赌局的走向。说的好听点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实质上是创造了不对称的信息。
以下引用自百度法学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这么看来,目的手段对象三要素都齐了。我觉得有被律师起诉的风险。
但换句话来说,律师以为150万换不来银行家的脸pi面gu,但没想到银行家50万就卖了。
所以这段子是来黑银行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