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唐盛世没有传道者,有传道者的宋代却「奄奄如唾绝之人」?
提这个问题是看到明代李贽曾质疑理学家说儒学自孟轲之后就不得其传,宋儒复兴儒学,继承儒学,然而汉唐盛世没有传道者,有传道者的宋代却「奄奄如唾绝之人」,这样看来,有传道者的都不如没有传道者,李贽的质疑正确吗?
---李贽《藏书 -德业儒臣传前论》
彼谓轲之死不得其传者,真大谬也。惟此言出,而后宋人直以濂洛关闽接孟氏之传。谓为知言云。吁。自秦汉而唐,而后至于宋,中间历晋以及五代。无虑千数百年,若谓人尽不得道则人道灭矣。何以能长世也,終遂泯没不见,混沌无闻。直待有宋而始开辟而后可也。何宋室予以不竞。奄奄如垂绝之人。而反不如彼之失传者哉。
---李贽《藏书 -德业儒臣传前论》
3 个回答
氪星人 - cheer@lundao.com//目前负责收集用户意见,如果大家有好的意见请联系我哦。
推荐来自: 秋风暖暖 、不见长安 、陈绍棠 、山人
第二:从元代开始才用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官方教科书”来考试,朱程理学在宋代并不吃香,还不被统治者所采用,因此宋代的兴衰和理学是没有关系的。理学不用为宋代的政治兴衰而负责。宋代的衰弱是国策,军事方面的问题。
第三:李贽用政治的兴衰来评价理学的价值是有他的高明之处,这也反映了他独到的眼光,但是这一次只能说是李贽为了反对理学“也是够拼的”,但很遗憾这一次他是错的。李贽一辈子都在反对理学“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他的一些观点有时是有点偏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