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大网友对于一位明星一味的或抹黑或赞美?

这个问题我在某乎搜过,但觉得依旧不是很深刻,所以想在论道请教一下专业人士。这个问题的缘由是我在某乎(其他平台)看了网友对王尼玛的评价褒贬不一产生疑问的,我大体归纳了主要策略就是他们抓住了某人的某一个缺点而纠缠不放。而这个似有若无的缺点却让相当一部分人跟风对于明星不断攻击。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想知道有什么心理学的理论呢?
已邀请:

calychang - 数据分析

推荐来自: Joey 秋风暖暖 天泷叔燏

这类话题有两个维度:内容和覆盖率。
内容(1.这人是谁?2.什么事?)——决定舆论大体导向:好or坏
覆盖率——决定影响力
 
-----------------------------控制舆论的角度-------------------------
 
基本假设,除了喜闻乐见的丑闻以及诺奖这类。事情不会无缘无故传播,一切都出于某一方的利益,谁能抓住自己要的内容(利用信息不完全)以及覆盖率,舆论就可以倾向谁。
 
 
-----------------------------民众的角度-----------------------------
 
eg:某明星因吸毒坐牢等事件,不断被爆黑历史,攻击很严重。
(以下数字为假设)
这个消息的覆盖率,在全球达到50%,美国地区90%以上,偏远的国家30%。

如图,13%+5%的负面评价 对抗 3%的正面评价(这个少数的群体刻意去搜就找得到)
 
重点来了~~作为个人能接收到以上少的一部分信息,但是呢,并不是同比例压缩,而是基本都属于13%+5%的内容。
所以你看到的“似有若无的缺点却让相当一部分人跟风对于明星不断攻击”并不完全真实,攻击的根基(5%)基本都是写手引导的,很多人(13%的一部分)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只是简单的跟风:和你一样被动接收的都是负面信息,TA这么不好,言论自由,附和一下。(说不定还觉得自己蛮正义的23333)
 
以上啰嗦了一堆,“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舆论引导。”
 
 
QA:举例中,内容1.这人是谁,好像影响并不大是不是?估算的比例基本是看事。那为什么1.也很重要呢?
唔……当网上5%专业黑被干掉,13%的负面活跃者再干掉一小部分,13%里剩下的人看正面的东西多了,也会随着留言评论了~好事会传播很快,坏事很快就会消失。
 
QA:没有以上权力怎么办?拿另一件正面的事来压,不管是公开致歉营造大气的人格魅力,还是声泪俱下博取同情,或者干脆消失一下,新的事件会改变以上50%的舆论组成比例,唔,此部分的博大精深延伸出来一个职业:危机公关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