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据说,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曾经伫立在门前长久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谎对一个人有好处,为什么他还应该说真话?”
对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不通。搜索过后,也看到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我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说服我的。
比如下面这些观点等等


“说谎对自己有利,我可以说谎。而事实上,你知道说谎本身是坏的,不论说谎的结果如何。 说谎不仅是对别人的不诚实,更是对自己的不诚实。换言之明知道什么是对的,却还要做错事的,这首先就是对自身原则的一个挑战。”



“人是趋利的。说谎是一项短期的活动,而太多的经历与教训告诉来者,为了完善这个谎,我们需要付出过多的代价;或者是这个谎被拆穿后,其带来的弊是远大于利的。出于一种安全思维,人会尽量规避说谎带来的弊。”


 
所以想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和回答
已邀请:

神官再世 - 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推荐来自: 何金水 黑白 大百香果 道不远人

在这个问题中,重点不在于“撒谎”本身,而在于“是否对我们有利”。换言之,我们之所以在撒谎的时候犹豫,本质上是不清楚这件事情对我们是否真的利大于弊。
对于撒谎利弊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考虑:
层次一,对我们当下是否有利?最简单的例子当属考试作弊。加入一种考试作弊行为被保证不会发现,绝对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去做,因为作弊意味着更优秀的纸面成绩,更优秀的纸面成绩又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力——这无疑是对我们短期内升学、炫耀很有利的。但如果在一些撒谎风险极大或撒谎收益很小的情况下(比如犯罪后应对警察的审讯),选择说实话的人就会多很多。而在另外一些风险难以评估的事情上(比如逃不知名公园的票),人们的行为则难以预料了。道德、法律层面的约束和威吓在这一层很有效果。
层次二,对我们长期是否有利?同样是考试,一些人在明明可以作弊的情况下选择的自主答题,这在相当一部分上可以说是考虑到长期利益的结果。比如说大考前的模拟和日常听写,其目的更多是检验、评估我们的学习成果。如果不作弊的话,完全可以通过这一场考试来巩固自己的知识,长期上是有益于提升我们个人能力的。同样的,另一些看上去短期有益的“不撒谎”行为(比如在潜规则盛行的企业内直接举报侵吞奖金的上司),这些人则会选择为了自己长期的利益而“撒谎”。道德对他们只有有限的约束。
层次三,对社会,或者说我们的后代(我之所以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其本质是认为一个人维护社会上道德的本意是维护自己出现在不同阶层、性别、职业上后代的权益)是否有益?同样是作弊的例子。在坚持不作弊的人之中,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考虑到自己作弊的行为虽然不会被发现,但这无疑会助长作弊这种行为。长期以往,作弊所导致的人才流失的后果需要所有人共同承担,而对于企业主管或学术研究者来说造成的危害反而会更大。出于对未来和自己后代不确定性上的考虑,这些人会选择不作弊。该层次的人往往会出于大局来考虑一些问题。对于他们,道德并不具有明确意义。
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选择是否撒谎是出于对自身利害的考虑而非单纯谎言本身。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