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智能?

当我们在这个话题下添加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谈什么?
 
是科幻设定中的除了钢铁躯体和人类看不出区别的人造生命?
是从1956年在达特茅斯提出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几十年来归在这个领域内的科研成果?
是著名伪科学理论奇点理论提出的对问题的表现指数式成长而无视问题难度也不考虑面对的是不是同一个问题的空想?
 
以上三者都是作为“人工智能”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实际上“人工智能”确实不是“核聚变能源”这样清晰无歧义的概念,它的许多解释差异巨大,但是都富有意义。即使抛掉“人工”两字,“智能”也是有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解释的概念。所以,当你在这个话题下添加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你是在想什么?
已邀请:

kaffa - The Grail could not be taken beyond the Great Seal.

推荐来自: Joey advAdder

哲学史已经证明,生活中的经典概念是无法严格定义的。人工智能中的“人”和“智能”都是经典概念,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是人,什么是智能,所以,确实不同人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同。我们看到的各种定义,都是个人解释。从拉康的三个世界的角度出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实在界
 
这种认为,一个机器如果可以完美模仿人的神经反应和动作,这个机器就是人工智能。比如笑,哭、弹跳,双腿奔跑,只要外在看起来一样,无论机器内部是否有运动的动机和相似的情绪。
 
二、想象界
 
可以了解“缸中之脑”这种,虽然容易被逻辑反驳,但围棋上打败人类的 AlphaGo 主要就是这条路线,但实际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和人脑的神经结构的真正机制相距很远。
 
三、符号界
 
大家觉得能实现概念表示和逻辑推导就能实现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这是上个世纪科学家在人工智能路径的努力,比如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最后就是停顿在经典概念难以表示上。
 
 
阅读过多本人工智能教材。相对来说,我认同经典教材《人工智能(第2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21st Century)中说的, Bertram Raphael 的《Thinking Computer: Mind Inside Matter》中的:“人工智能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让机器做人类需要智能才能完成的事。
 
认同的原因,无法从智能的内在机制定义时,我们需要一个恰当的共识。
 
首先,人工智能因人而存在,人把想法变成了启发方法和步骤让机器实现,我们得到了这些带人工智能算法的机器。
 
其次,消除极端:认为这些机器在完成某些事上比人快,或认为这些机器没有真的思考。定义不能偏向这两种观点。否则难以达成共识。
 
所以,这个定义并不是最后的定义,只是体现了科学家对人工智能作用的视角。看起来是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给人工智能下了定义,但我觉得是不正确。
 
谁都定义不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会随着时间,呈现在提问者、回答者和论友的答案之间。
 

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